论曹操诗歌的人文关怀精神.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论曹操诗歌的人文关怀精神 李军 (河西学院文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李军 (河西学院文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一、乱世中人文关怀的觉醒者 曹操是汉末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正如当时许劭对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卷一注引《世语》)。他以余力从事诗歌的创作,其现存的诗歌二十余首,都是乐府诗。曹操深深地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他时时刻刻关注大众苍生疾苦,其诗歌充满了一种对于百姓生态的悲悯。 曹操诗歌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真也”(钟惺《古诗归》卷七)的乐府诗《薤露行》、《蒿里行》,以挽歌写时事,反映了汉末社会动乱、连年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薤露行》属《相和歌?相和曲》,原是送葬时唱的挽歌,《薤露》古辞说人的生命短促,像薤叶上的露水容易消失,曹操则以此来写东汉末年的时事。曹操于196年(建安元年)到经历兵变而残破的洛阳,大约就在这时,他伤今怀古,以夹叙夹议的手法记叙了这件事的经过,写了《薤露行》一诗: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诗人开篇就直露地表达自己对时政的看法,指斥汉灵帝刘宏用人不当,导致国家动乱不堪。那么这些制造祸乱的“不良”之人是谁呢?诗人蓄势待发,在后面的叙述中一一铺开,抨击了灵帝时在朝大臣何进等人,说他们是“沐猴而冠”、“知小谋强”,还意欲革改朝政,不但是无果,反而丢了性命。接着痛斥了董卓对洛都的破坏和对人民的掳掠等行为,以悲愤的心情表明自己的见解,以犀利的 笔调痛斥了这些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为,抒发了无限的沉痛和对战乱制造者的强烈谴责。“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诗人看着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洛阳城,感受到了当年微子一样的感伤。然而,如果说微子的感伤是前朝遗民无可奈何的哀叹的话,那么诗人在此却是另有深意,结合前面诗人对何进、董卓的批判,以及诗人的生平抱负,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其实是有感于世道的混乱,希望当今之世能出现个有胆有识、雄才大略的英雄出来解民于水火之中。在《蒿里行》中:“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董卓大乱以后关东诸豪强起初兴兵讨董,可不久又各怀异心、争权夺利、互相残杀,从此展开了军阀长期混战的局面,诗人如实地对袁绍等人的这种由聚而散、由合而争的丑行进行了揭露和批评。接着诗末“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现了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也体现了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胸怀和抱负。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因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 动荡复杂的年代必伴随着战争,曹操的诗歌有些真实地表现了行军途中将士的苦难和战争中将士们的苦难以及思乡之情,体现了对兵士及普通民众的关怀意识。如《苦寒行》一诗: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益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麋。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这首诗写他率兵北征高干的行军途中,描述太行山险峻、荒寂、寒冷的景象,直抒了将士对军旅生涯的厌倦与思乡之情,也从士卒征戍生活的侧面,反映了汉末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曹操亲身经历了和士卒同甘共苦的军旅生活,故字里行 间渗透着一股对于士卒的深切悯伤之情。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诗人为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安定,与战士们“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末尾写到“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诗人在结句中忽生思古之幽情,隐隐以周公自命,从而将诗中表现的怀归、伤悯之情,一下升华为安定天下的悠悠壮思,安定天下才能使将士乐返故园,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像这类诗,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当时所有从征战士们渴望和平、早日归家的迫切愿望,也是诗人一种人文关怀的情感透露。曹操以领导者的姿态站在历史的前沿,他置身于被社会、国家、战乱所纠缠的现实生活中,他是思考着现实的人,是觉醒者,也是对众生疾苦的同情者。 二、关怀天下、心系国家的崇高理想。 曹操亲身感受到东汉末年的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所以他始终坚持平定天下、改造社会秩序、开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