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论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的意象及其生成.docVIP

【doc】论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的意象及其生成.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论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的意象及其生成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的意象及其生成 2009年第10期 (总第49期) 民办教育研究 PrivateEducationResearch No.10.2009 SerialNO.49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的意象及其生成 李薇 (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摘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意象有着多元的内涵.诗人常常以兰喻君子,以兰为 爱 国者的化身,本文以兰象征吉祥,爱情……探究其意象生成的原因,这除与兰花自 身的特性有 关外,还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古典诗词;兰花;意象 中图分类号: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9)10—0007—04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影响下,中国艺 术思想总是强调人与自然,生命的欲望与实现社 会的伦理道德要求两者统一.外在自然物的美 根源于它同人的生命发展有密切关系,它的运动 节奏,韵律同人的内在的伦理道德情感要求之间 存在着某种吻合,一致,同一.因此,以物喻 人,托物明志言情成为中国古代诗人的艺术表现 形式.花卉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梅标清骨, 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浓妆.杏姣疏丽,菊 傲严霜.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 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芍药芳姿少比,石榴丽 质无双.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明?冯 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在两千多年的文化积 淀中,不同的花卉逐渐演变成具有不同内涵的多 义的文化符号,它绽放于人类精神世界最隐秘之 处,闪烁着哲理思辨的光芒,散发着自然之美和 人文之美.中国兰花就是这样的,它幽香飘逸, 高雅素洁,婀娜多姿,具有高贵的品质,成为一个 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本文从文学的角度就古 典诗词中兰花的意象及其生成进行分析. 一 ,兰花意象的多元内涵 (一)吉祥,爱情的象征 最早在诗歌中写到兰花的是《诗经》,共有三 首,其中以《郑风?溱洧》最为重要.诗中吟道,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日: 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 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此 诗以轻松愉悦的笔调,描写了郑国每年仲春二月 青年男子与妙龄少女相约去溱,洧两河边游玩的 情景,他们秉执兰花,互赠芍药.《左传》有燕姑 梦兰的记载.郑文公小妾燕姑梦见家祖将一枝 兰花送给她,说这是她的儿子.后来燕姑果然生 下一子,取名为兰.兰公子经历九死一生之后, 终于成为郑国国君,即郑穆公.梦兰象征瑞 兆,兰为祥瑞之花.青年男女秉兰春游,兰花,既 表示吉祥,又可作为爱情的信物. (二)兰喻君子,君子效兰 最早把兰花比喻为君子的是孔子.《乐府诗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09年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文学文化 视野下的梅兰竹菊松研究 (2009C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9—09—27 作者简介:李薇(1964一)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为现代汉语和文学. ——1—— 集》载: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隐谷 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日:夫兰当为王者 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 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 辞于兰,作《猗兰操》.诗中,孔子没有直接歌颂 兰花的美德,只是伤感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但从孔子所发出的经典叹喟兰当为王者香,今 乃独茂,与众草为伍,可以读出他面对人生逆境 并不意志消沉,而是决心效兰自芳,因为兰虽与 众草为伍,但仍独茂不衰,于森林幽谷之中散发 出王者香.这样,兰花以其内在的品质被比喻 为有才有德的贤者.此后,孔子在《孔子家语》中 又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 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把兰花与君子类比, 同时君子也要效仿兰花.孔子还说气若兰兮长 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即君子要以兰花为修身 立德的榜样. 自孔子之后,历代文人都视兰花为正人君 子,并对其品格作出高度评价.宋代王学贵在 《王氏兰谱》中议论道: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 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兰,君子 也.元代吴海在《友兰轩记》中评价说:兰有三 善:国香一也,幽居二也,不以无人而不芳三也. 夫国香则美至矣,幽居则薪于人薄矣,不以无人 而不芳则固守而存益深矣.三者君子之德 具矣. 而诗人们则常常通过把兰花比喻为君子来 表现自己品质高洁,不媚流俗,淡泊自足,独立不 迁,或抒发身处逆境,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 慨.比如: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挹供 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 濯濯映阶庭.(宋?刘克庄《兰》)采用拟人手法描 写兰花不浮躁喧嚣,具有孤傲高洁的品质,以此 比拟兰花为孤傲高洁之

文档评论(0)

星星点灯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