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装饰艺术中的圆形诠释
摘要:在幽幽的历史长河中,“圆”这个图案被很多的艺术载体所运用。观察“圆”这种艺术形式的历史足迹,分析它在传统图案中的运用方法,会使我们更加了解“圆”的魅力,发现其内在无穷的艺术生命力,这对当今的艺术创作会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圆圆形装饰艺术图案
一、圆在古代中国的萌芽
追述这古老的历史,沿其源头而下,当中国进入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之后——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关天象的字,也多与圆有关。也就是说,从古老的汉字结构中也可以约略看出“天圆”观念的痕迹。例如:日——(.),月——).),星——晶,等等。
古代中国把玉工艺品作为人与天(自然宇宙)交往的媒介物。《周礼?春官仲伯》记有这样的礼仪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圜就是天,所以祭天的玉壁必须是圆的。明代永乐年间在北京始建祭天的“天坛”——祈年殿、皇穹字、回音壁,圜丘等建筑物照例也都是圆的。由于天象中的“日月合璧”成圆,而“五星连珠”则是圆的连缀——在中国图案学中通常称为“连珠图案”。图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这里蕴藏着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研究中国图案,不难看出圆和圆的连缀就是至大无极的“天”、“天象”以至“天道”的视觉符号。
二、圆形在图案中的运用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座拥有约10个世纪(公元4一14世纪)历史的壁画、雕塑、装饰艺术珍品的“博物馆”。装饰艺术中的圆和圆的连缀,除了上节所论及的本原涵义之外,显然还有佛家的精蕴,如佛经中常见的“圆融”、“圆通”、“圆妙”、“圆满”、“圆觉”、“圆寂”等。作为装饰艺术的审美对象,这里的圆和圆的连缀、圆的组合,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图案的形式美构成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有三种格式:框架式;带式;环式。
框架式圆的连缀图案主要用于窟顶的藻井装饰。
藻井,是中国古代宫室祠观等建筑中处理天棚的一种结构和装饰形式。这种形式明显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天花板“承尘”的功能特点。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屋上覆撩,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迄今为止,这种藻井形象,最早的考古资料是五十年代在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石墓的前、中、后室顶部藻井。墓室的藻井是用石条(仿木材结构)从四面层层向上叠涩而成,整个墓顶空间是一个有梯级的方锥形,最上方的顶盖是两个正方形的浮雕图案、一方是“反植荷蕖”,另一方则是“圆以象天”。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建筑中“覆顶以示天”,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敦煌莫高窟诸洞窟的藻井图案是装饰在覆斗式窟顶的方形内,即通常所说的方形适合图案。藻井图案中的圆和圆的连缀很自然地构成四边相等的方形框架,既有廓边的作用,同时也是整个藻井图案的“骨胳”。由圆和圆的连缀组成的方形框架有的是单层的,有的是套叠多层,还有的是在外层框架的四角处又与顶披披脊线上的“连珠”相接。例如隋代藻井中的圆和圆的连缀就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由藻井中心向外放射的动感,仿佛是由天穹射出的光芒普照人间四隅。又如西夏藻井的圆和圆的连缀,里外三层连珠正方形,结构变幻而严密,进入此窟仰视窟顶似乎有一种神秘的视觉力量引导人们逐渐由地面升腾,越看越觉得高远,最终将人们的视线和视觉心理引进藻井中心的圆形——这或许就是佛教信徒们心目中的“天界乐土”,那里有一对凤首龙在如意祥云圈内飞旋。由此可见敦煌藻井图案中圆和圆的连缀,由于框架式的组合变化,往往会产生一种”天界”的空间效果——高远莫测,广阔无垠,引发人们的遐想。
带式圆的连缀图案(即二方连续)有左右横向,也有上下竖向。它虽然是处在“装饰”的位置,但在整个壁画画面中却可以起到不容忽视的衬托主体内容或加强主体内容的作用;有时壁画中的佛经故事转换时,带式的圆的连缀图案又能在构图上起到分界、断续廓边的作用。
环式“连珠图案”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对圆的图案形式的进一步发展:由圆连缀成环形结构,环内再放置人物、动物、植物等主体图案。通常这种环式结构是上下左右环环相连而形成“四方连续”图案效果。因为是四方连续图案适合纺织品织机的提花织造技术,所以中国古代的丝织品设计,常用环式连珠图案。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中的人物服饰,就是当时丝织品形象的再现。例如第420窟西壁的一尊隋代菩萨塑像的裙子花纹,就是典型的环式连珠图案。隋唐两代,在丝织品图案中,此类“连珠”形式盛极一时。有人说这种环式连珠图案是来自波斯。诚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在装饰艺术、丝绸图案设计方面互相影响,这是难免的。但我们也应看到,连珠图案——圆和圆的连缀作为艺术题材,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历史长河中有着极其古老的传统和独自的体系。
三、圆的艺术生命力
经过图案学的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