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文题组训练 六
限时:20分钟
一、古诗文默写
1.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5)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7)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8)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9)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用乐观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写照。
【答案】(1)一览众山小 (2)少年不识愁滋味 (3)鸡声茅店月 (4)江入大荒流 (5)零落成泥碾作尘 (6)一蓑烟雨任平生 (7)山雨欲来风满楼 (8)非宁静无以致远 (9)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解析】
“茅”“碾”“蓑”“致”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二、文言文阅读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①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②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亦甚矣。”令弟子趣⑤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⑥,取舍不苟也夫!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诚:同“成”,实行。②廪丘:齐国地名。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⑤趣:同“驱”。⑥:万乘之君品行难与他比肩,三王辅臣的名节没有他显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亦不可以已乎 (4)动必缘义
3.语段(一)中,“乡为”和“今为”的排比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语段(甲)中的乞人和语段(乙)中的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别人的赐予,请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出来。
【答案】
2.辩:通“辨”,分辨 加:益处 是:这种做法 缘:遵循
3.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其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4.语段(甲)人虽然饥饿却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可以宁死不食。语段(乙):因为孔子认为君子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义”,在取舍上更应该做到“义”不苟且。
【解析】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和通假字。“辩”是通假字,通“辨”。“加”,古今异义词,今义为“增加”,古义为“益处”。
3.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其作用要根据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来答。文中“乡为”和“今为”是“从前”与 “现在”的意思,两个不同时期形成对比。对比论证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这里用来证明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原文句子回答即可。甲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乞人就是这样的例子,他认为“义”重于“生”,宁可饿死也不吃。乙文强调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的观点,孔子的做法符合君子行为取义不苟且。
【参考译文】
甲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乙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4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古诗词鉴赏(《水调歌头》)(原卷版).docx
- 专题04 结构混乱(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专题.ppt
- 专题04 结构混乱(练习)-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专题(解析版).doc
- 专题04 结构混乱(练习)-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专题(原卷版).doc
- 专题05 表意不明(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专题.ppt
- 专题05 表意不明(练习)-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专题(解析版).doc
- 专题05 表意不明(练习)-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专题(原卷版).doc
- 专题05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古诗词鉴赏(《使至塞上》)(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古诗词鉴赏(《使至塞上》)(原卷版).docx
- 专题06 不合逻辑(练习)-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病句专题(原卷版).doc
- 专题06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古诗词鉴赏(《浣溪沙》)(原卷版).docx
- 专题07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古诗词鉴赏(《无题》)(解析版).docx
- 专题07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古诗词鉴赏(《无题》)(原卷版).docx
- 专题08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醉翁亭记》)+古诗词鉴赏(《赤壁》)(解析版).docx
- 专题08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醉翁亭记》)+古诗词鉴赏(《赤壁》)(原卷版).docx
- 专题09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爱莲说》)+古诗词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析版).docx
- 专题09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爱莲说》)+古诗词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卷版).docx
- 专题10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古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解析版).docx
- 专题10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古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原卷版).docx
- 专题11 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富贵不能淫》)+古诗词鉴赏(《登飞来峰》)(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