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设计《想吃苹果的鼠小弟》.docVIP

幼儿园教学设计《想吃苹果的鼠小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PAGE / NUMPAGES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绘本课: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马玲 周五下午是我们正式的读写绘的课,比平时单纯的讲故事要更精致和周密些。 可是还在制作课件,叶老师说该上课了,原来周五下午三点家长要接学生离校,一点钟就开始上第一节课了。而这会儿,众多的孩子都已经背上了书包,纷纷围着叶老师,等着拿假条呢。 赶紧把最后几幅图片中的动画效果设置了一下,这很重要,因为故事的悬念就在这里了,便带着电脑和投影赶到教室。 学生有些喧闹,便起了儿歌的头,让他们念,熟悉的儿歌一下子让教室重新拥有了秩序,等到我的投影安装完毕,早晨刚学的《排排坐,分果果》也念完了。 大屏幕上这时出现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的封面,高高的苹果树下,鼠小弟正把头仰得高高的,看着树上又大又红的苹果呢!接着刚才的儿歌,我开始讲故事了:“有一天,鼠小弟出去玩,看到一棵高高的苹果树,树上结了好多大大的红苹果,他仰着头,‘1、2、……’(这里,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一起数了,这个细节很重要,因为故事中苹果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更加衬托出鼠小弟拿不到苹果时非常着急的心情。)鼠小弟真想吃到这红红的苹果啊,他会怎么做呢?” “我去找个梯子,把苹果摘下来。”赵鹏先说了。 我装着寻找的样子,在讲台和过道前转了一圈,说:“鼠小弟也这么想的,可是他找啊找,没发现周围有梯子啊!”我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 孩子们趣味盎然地看着,马上又叽叽喳喳想新办法了。他们已经进入到问题情境之中。我没有让他们再说,因为这个问题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呢,要把握好节奏,慢慢来。 “就在小老鼠着急想办法的时候,谁来了呢?”我用语言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同时播放下一张幻灯片,念出上面的文字:来了一只小鸟,拿了一个苹果。 “小鸟怎么拿到苹果的呢?”我问。 “小鸟飞上去,就拿到了。”孩子们边伸出胳膊比划边说。 “嗯,来了一只小鸟,拿了一个苹果。”我又重复着故事中的这句话,然后播放ppt,被剪切下来的画面牢牢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在这里先放文字,再放画面也是我精心设计的,因为文字简单,而且在后面的故事中反复出现,而若先放画面后学生对于文字的兴趣和注意力就大大降低了。 “鼠小弟看到小鸟拿走了一个苹果,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在故事中,鼠小弟的视点就是叙事的视角,因此,在简洁的画面转换中,我以鼠小弟的心情、做法来作为承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鼠小弟说,小鸟,请你帮我拿一个吧。”不但杨一乙这样,其他孩子也都不约而同地说,这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 “哦,小鸟,小鸟,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我把手拢在嘴前,面向天空,把孩子们说的表演出来,但我又一摊手,“唉,真可惜啊,鼠小弟太小了,小鸟又飞得太快了,小鸟没听见,那怎么办呢?” 孩子们又遭遇了新问题,他们又开始动起脑筋来。 同样,我没让他们再自由漫开,点击课件,念出这些文字:“要是我也有翅膀……” “鼠小弟不放弃,他想了一个办法,我像小鸟一样飞上去,于是,他拍打着小胳膊,使劲飞呀飞呀……”与此同时,描绘这幅情景的画面也在屏幕上出现了,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鼠小弟的动作表情,鼠小弟模仿各种动物的细节,是整个绘本故事中最有意思的,孩子们看着画面,也模仿起来,“鼠小弟拍打着小胳膊,飞啊飞啊,可是只能离开地面一点点儿,然后,‘咚’就掉下来了,唉,要是我也有翅膀——” “——就好了!”孩子们一边看着图画,一边做着动作,嘴里还跟着我的叙述也在讲着,教室里像在演奏着美妙的协奏曲。 “来了一只猴子,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会爬树……” “来了一头大象,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长长的鼻子……” “来了一只长颈鹿,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 “来了一只袋鼠,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能跳得那么高……” “来了一头犀牛,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那么大的力气……” 这些情节跟上面教学类似,通过老师对故事的讲述,和学生对画面的观察,以及孩子们参与的表演,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中不同形象的特点: 小鸟、猴子、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在摘苹果这件事情上,他们都有着非常强的能力,所以他们很轻松地把苹果拿走了,可是对于特别需要帮助的鼠小弟,他们却忽视了。(呵呵,其实这也是故事的需要,如果第一次小鸟就帮鼠小弟拿到了苹果,那么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但是也恰恰在这样的过程中,鼠小弟面对问题,他经历一个不断想办法解决,不放弃的过程,这就是成长啊。可是,一年级的孩子是不能告诉他们这些的,也不能说这些动物不去帮助鼠小弟,因此,我就在情境中强化了两点:第一,鼠小弟实在是太小太矮了,所以他发出的声音没有被大家听到;第二,这些动物呢,他们的目光只盯在了苹果上,所以没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