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土家族的民间故事
一“赶年”——土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等,其中以“土家年”最为隆重,俗称“赶年”。“土人度岁,逢月大,以二十九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土家族过“过赶年”要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节日期间,有祭祀、问树、守田埂、以及吃蒸垞肉把大块肉拌上小米,与灌肠一起蒸在饭上和合菜将油炸豆腐、粉条、胡罗卜、白菜,猪杂、墨鱼、海带等煮成一锅等风俗。还举行跳摆手舞、演小戏及竞技、贸易、集会等活动。过赶年”的晚上,寨上烧起冲天大火,调年旗高高飘扬,男男女女围着旺火跳摆手舞,唱调年歌,舞“毛古斯”。这种“过赶年”的爽快朴野、红火亢奋,别有一番情调。湘西保靖县一带的土家族从腊月29日起至正月1日晨,禁止做针线、洗衣、舂碓、推磨,30日禁止挑水。关于赶年的来历,土家族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些传说虽然故事有别或情节不一,但大都与土家族的历史、战争有关。
二“赶年”保家卫国
在众多有关“赶年”的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土家族人民为送子弟兵奔赴东南沿海抗倭前线而“赶年“的故事。相传明嘉靖年间,正值年关,倭寇屡犯我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下令征调湘鄂士兵前往征剿,而且限期到达指定海防前线。战事紧急,军令如山,可又新年在即,无奈,老人们决定,提前过年。让孩子们过完合家团圆的新年再启程上路,高高兴兴地奔赴前线,驱逐倭寇,安定海疆,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受侵犯。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战功”,后人为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祀祖颂功,每年过年都提前一天。土家族是一个勇敢善战的民族,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这一传说正是明朝嘉靖年间湘西永顺、保靖等土司九溪卫所土兵协同明朝政府共同抗击倭寇的真实写照。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骚扰破坏。在战12582农信通网站局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明朝政府征调广西的狼兵和湖南的土兵前往抗倭,认为要对付善短兵的倭寇,“必须动永顺、保靖二宣尉司精兵”。为了保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打击倭寇的侵犯,嘉靖三十三年1554冬,永顺宣尉彭翼南率土兵3000人,其祖父致仕宣尉彭明辅领报效兵1000人助战;保靖宣尉彭荩臣率土兵3000人,其子彭守忠根据胡宗宪的要求率土、苗兵6000人,自备粮食和武器,奔赴苏州桃江地区抗击倭寇。可见,过“赶年”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好几百年的历史。“赶年”这一习俗亦是在汉族“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并融入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这一同时也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先辈们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土家族人民诚挚、持久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赶年”抵御异族骚扰
“赶年“的传说不同,过年的礼仪、程序也有别。在流传上述传说的地区,主要是永顺县。过年时,家家户户首先要在堂屋中用青布围出一个幕帐,象征当年士兵们宿营的营房。帐中置祭桌,上摆传统的年饭、腊肉、粑粑。粑粑上插饰松枝、梅花,旁边用一小竹篓盛装一大把筷子。松枝梅花表示郊野,筷子代表箭,象征当年土家族子弟出征前赶年的情景。而在湘西古丈地区,土家族过“赶年”时,屋前总要插几根野猫树,吹得得哩、咚咚喹土家族民间乐器。有的还在家里搭起帐篷,与汉族过大年达不相同。之所以这样过年,是与下面这个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说清朝时候,古丈会溪坪的山包上,是土王与客王打仗的地方。有一年快过年时,客王把土王和许多土家族群众包围在这个山坡上,清兵众多势大,土王不敢冲出去。于是大家决定提前过年,待客王过年不备杀出去。大家过年后,就准备武器,有的人砍根“野猫树”做长枪,有的人吹“呆呆哩哩”。第二天一早,清兵正在过年,山上人个个伸出野猫树杆,到处吹起“呆呆哩哩”,喊声连天。由于雾大,敌人只见山上密密麻麻,长枪立林,吓得四处逃跑,土王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流传这一传说的地区过年时就提前一天,渐成风俗。这一传说主要缘于我国历史上民族战争频繁,土家族民众常常不能安全过年。于是就有了土家族人民便施巧计,出奇制胜,不畏强敌的传说故事流传;于是就有了不同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过“赶年”的习俗。从这个传说中我们也可看到,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过大年,阖家团聚都是中华民族所共同追求的,战争也不能阻断。土家族人用他们的智慧,一方面不丢弃这一传统,另一方面又抵御了强敌。从而形成了今天富有特色的过“赶年”的传统节日,使过大年赋予了本民族的气质。
四遭遇“赶年”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居住地如湘西都是处于与中原华夏文化发达地区的接壤地带,很少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因而受汉民族文化影响较深,作为异族,他所受的封建压迫更是不堪重负。无论是以下哪种说法,都可以说土家族的“赶年”是遭遇来的。他们没机会正常过年。一说是,土家族的祖先,家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