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课件(人教版九下).pptVIP

历史: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课件(人教版九下).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赫鲁晓夫 戈尔巴乔夫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叶利钦 一个跛足的巨人 材料一 截至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50到100年走完的路。 ——周尚文主编:《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材料二 他(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纪念斯大林80周年诞辰的演说》 材料三 到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苏联的人均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还不足沙皇时代的水平。 ——陆南泉《斯大林模式为何被抛弃》,《人民论坛》2011年7月(上) 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超强的军事实力! 斯大林模式忽略本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步走向僵化教条。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困境中的尝试 1953 1964 1982 1991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三次尝试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 农业:①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②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③开荒扩产,种植玉米运动。 工业:央企管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扩大管经权 政治: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有一定成效 未从根本上突破,最终失败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经济: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否认市场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2)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1953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但是苏联大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的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 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其中来自开垦地的产量为 3720万吨,约为总产量的 43%。新垦区的谷物生产增加得尤为显著。这一年,西伯利亚西部各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一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而阿尔泰地区则几乎增加了三倍。 ——《苏联的农业(统计资料集)》第90—91页 体味永恒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 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赫鲁晓夫 残了 体味永恒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 戈尔巴乔夫 对经济体制实施根本性变革: 经济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后仓促转到政治改革 苏联粮食短缺,人民排长队购买食品 背离方向,苏联解体 超级大国的殒灭 建党93年、执政74载、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于1991年宣告自动解散;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职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1991年月12月25日 多个视角论成败(视角一) 材料一 到70年代,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形成。……他们掌握着各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和企业、农庄的绝对领导权。……他们不以享有比一般规定的高级干部待遇还要大得多的特权为满足,还以各种方式侵吞国家财产。 ——《俄国史》 材料二 苏联解体时,苏联社会科学院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苏联的败亡败在了忽视党的自身建设上,败在了丧失民心上! 多个视角论成败(视角二)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第100、116页 1988年,苏联资金的90﹪给了重工业,食品工业只占6.3﹪,消费品工业仅占3.7﹪。据统计,1990年头10个月,苏联在1200种基本消费品中,有1150种经常断档缺货;在211种食品中,有188种不能自由购买。 苏联败在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上,败在了忽视民生上! 多个视角论成败(视角三)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缤纷生活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2000055000022
认证主体深圳市宸艺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CDT06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