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施工设计(原d08.23)_secret.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针对本招标工程、地质特点,找出成功实施合同工程的3个最主要的难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1、工程概况 xxxx至xx高速公路(含xx支线)位于xx市北部,路线总长驱67.452km。 工程主线起于xx市xx街xx村,与xx高速公路xx段顺接,途经xx镇、xx镇、xx镇、xx市xx,终于xx市xx镇卫东村,通过卫东枢纽立交与大广高速公路(原街东高速公路)T字相连,路线全长47.864km。 xx支线起点位于xxxx镇,通过坳背立交与主线相连,经xx市江浦街,通过白田岗互通立交与已建的街(口)北(兴)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9.588km。跨越的主要公路为G105。 1.1.1建设规模 本项目全线共设互通式立交11座,分离式立交11座,大桥及特大桥30座,中小桥25座,隧道8座。 1.1.2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采用值 1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2 设计速度(km/h) 100 3 路基宽度 (m) 主线起点~K34+700 33.5 主线K35+300~终点 xx支线K0+330~K19+130.725 26 4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1210 5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4000 6 停车视距(m) 160 7 最大纵坡(m) 2.168 8 一般最小曲线半径 (m) 凸形 16000 凹形 12000 9 最短坡长(m) 400 10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11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 大、中、小桥涵洞及路基1/100 1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05 1.1.3合同段划分及招标内容 本次招标项目共分为4种类别15个合同段,其中: A类:路基桥涵标7个,B类:隧道Ⅰ标2个,C类:隧道Ⅱ标4个;D类:预制构件标2个; 1.2建设条件 1.2.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五岭之南,珠江三角洲之北,项目选线地段基本为低缓丘陵地貌(派潭河谷和增江河谷除外),面积约占70%。其海拔标高一般变化在50~150m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为30~50m。地势波状起伏,山坡坡度一般为15°~25°。 河流谷地分布面积约占全线30%,其中往往河流阶地、边滩、心滩和沙洲等堆积地貌以及剥蚀残丘发育。 1.2.2气象水文 本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xx市太平场、派潭镇附近通过,受海洋性气候的调节,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秋冬较早。年平均气温为21.6℃,最冷在1月,极端低温为-1.9℃,最热在7月,极端高温为38.2℃。 本区日照时间较长,平均相对湿度高,雨季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960毫米以上。 区内主要发育有派潭河和流溪河,其中派潭河汇入东江水螅的支流增江,流溪河为珠江水系的上游,于xx白鹅潭注入珠江。 1.2.3沿线生态的环境现状 路线K36+400~K43+400路段从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附近经过,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意见要求,施工期需采取一定的防治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措施。 路线跨越xx水源保护区路段为K11+000(起点)~K24+590,共约13.59km,其中位于二级水源保护区路段为K12+000~K19+000、K20+000~K23+950,长度约10.5km。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意见要求,施工营地、料(渣)场等应远离河岸及饮用水源保护区陆域。 1.3、工程建设要求 1.3.1、工期要求 预计开工日期(暂定开工日期均为2008年12月1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其中: 路基桥涵工程:工期16个月; 隧道Ⅰ工程:工期20个月; 隧道Ⅱ工程:工期18个月; 预制构件工程:工期14个月; 1.3.2、质量要求 按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的规定执行; 1.4、工程特点、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1.4.1、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 本工程共有大小桥梁55座,互通立交11座,分离式立交11座,因此箱梁、空心板、T梁的预制数量较大,对于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使桥梁的混凝土质量达到内实外美是预制构件标施工的重、难点之一。 预制构件标平行施工面多,施工工艺相近,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由于本工程有大量的预制构件将采用平板车将预制构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因此如何安排运输路线,在施工现场如何对预制构件进行吊装,防止预制构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1.4.2、工程重、难点解决方案 一、预制构件的表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内实外美是预制构件制作的追求目标,但是在施工过程往往会出现蜂窝、麻面、露筋、施工缝夹层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消除以上质量通病我司拟采取以下措施: (1) 预制构件的模板要做到就位准确,模板面做到光滑平顺,模板支撑牢固,尺寸符合设计,中线水平准确,接缝严密整齐、不漏浆。脱模时要防止混凝土体被刮伤,脱模后对模型板立即进行认真整修以备下次使用,光模打油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