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测试(三) 民俗风情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家juàn( ) shù( )守 hé( )家 dài( )慢
棹船( ) 泅水( ) 佞臣( ) 蕴藻(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返老还童 赏心悦目 邪魔鬼崇 呐喊助威
走街串巷 遮天弊日 色采缤纷 天崖海角
错字
改正
3.下列文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3分)
①民俗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习俗。②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和地域中不断扩大、形成和演变。③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扩大了民族凝聚力。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端午日》一文,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湘西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如:食粽子、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龙舟竞赛、赶鸭竞赛等,其中详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作者通过有详有略地描写若干个热闹场面,具体表现运河乡亲过大年的风俗习惯。
D.《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诗人借中秋月抒发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想象丰富,构思独特。
5.名句默写。(4分)
(1)海纳百川,____________;壁立千仞,____________。
(2)四面湖山归眼底,________________。(湖南岳阳楼对联)
(3)《十五夜望月》中作者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表达对月怀远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秋明月映照着浅浅的海峡。遥望台湾,思念亲人,人们不禁吟诵苏轼《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描写端午节或中秋节的情境。(80字之内)(3分)
A组:洋溢 热闹 张灯结彩 兴高采烈 齐心协力 欢声笑语
B组:不仅……而且…… 一边……一边……
7.(滨州中考)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对经典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是创造,是让我们文化典藏的宝库越来越丰富。
②这样才能使我们文化和文学的参天大树更加根深叶茂,蓬勃生长。
③既自觉地守护民族文化的精髓,又关照时代,引领社会。
④仅仅有保护和传承终归是被动的,应该积极开拓创造,为人类贡献更多更好的作品。
⑤这就需要我们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A.①④⑤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①⑤④②③ D.⑤③②①④
8.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8分)
(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3分)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2分)
(3)班会结束后,你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在场的某位学者。请拟写出你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要求角度不同)(3分)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古诗文赏析。(13分)
【甲】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