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汉合校.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范文最新推荐 浅谈民汉合校 浅谈民汉合校新疆,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有维吾尔、汉、蒙古、哈 萨克、柯尔克孜等多民族聚居,各民族生活地域基本上是大杂居、小 聚居的形态 , 南疆的少数民族呈片状分布 , 北疆则多呈点状分布。 改革 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质量连上新台阶, 但是与汉族教育相比, 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中 央和新疆政府为了新疆长远发展, 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的 提高,大力调整校点布局力度,推进民汉合校。 一、民汉合校的概 述及演变过程 所谓民汉合校,是指在同一所学校既有民语班也有汉 语班, 同时使用民语和汉语开展教学的学校管理模式。 也就是说民汉 合校以后,民汉学生、民汉教师在一起互相交流,提高少数民族教育 质量,特别是推进双语教学, 既创造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 环境,又利于少数民族教师提高双语授课的能力。当然,合校后的民 汉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 生活,必将较之于非民汉合校学生面临的 问题复杂。 1949 年以前, 新疆各地已出现了许多用少数民族语言授 课或汉语言授课的学校, 一些兼收各族学生的学校则主要以汉语文授 课为主。在同一学校中对不同民族的学生分开编班, 并采用不同的语 言授课的学校 ( 如同我们今日的民汉合校 ) 并不多,如 1942 年博乐县 第一中心学校初小的 6 个班中汉、蒙、哈各 2 个班,分别学习各自 民族的课本。建国后,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同,对 民汉分校与合校的认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出现了民族学校与汉语授 1 / 10 课学校的先合后分,分后又合的曲折演变过程。 1 .50 年代民汉合 校为过渡形式 50 年代初期由于少数民族教育极其薄弱, 为解决人口 数量较少的民族孩子的上学问题, 有一部分民汉合校, 多为过渡性的, 其合校方式为: 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多为民语授课班附设于汉语授 课学校内;在汉族人口较少的地区多为汉族授课班附设于民族学校之 内。LocaLhoSt 随着人口的发展,最终逐步实现民汉分校。到 60 年 代新疆以民族小学、 中学以及高等院校中民语授课班为代表的少数民 族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2 .60—70 年代提倡民汉合校 1960 年, 自治区党委指示“民、 汉合校应列为教学改革内容之一”, 并开始民、 汉合校试验,民汉合校的数量开始逐步增多。到 80 年代初,新疆民 汉杂居区的民、汉合校形式已相当普遍, 1981 年全疆中学为民、汉 合校形式的有 165 所。 3 .80 年代建立单一民族的学校 1978 年党 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党中央拨乱反正, 批判了急于消灭民族 差别的极左思潮, 恢复了早已确定的民族政策, 指出在民族地区除建 普通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外,还要兴办民族中小学、民族院校和各类 民族学校,各地恢复和新办了一批民族学校。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