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创业人物的故事
曾经的农村穷小子 今天都已成了中国首富!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马云“我会带着历史的比较去看事情。一个挨过饿的人和一个没有挨过饿的人,对一碗红烧肉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柳传志
谈起成功人士,我们总觉得他们遥不可及。其实,他们曾经与我们一样,只是后来在我们吃喝玩乐的时候他们都把功夫用在了工作上。甚至他们的人生更饱经风霜,但不同的是,他们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能面对生活,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所以我一直深刻的认为“成功是一种态度”.
“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李嘉诚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刚读初中的李嘉诚便与家人一起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家里。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养家糊口,且不愿意去依赖别人,决定辍学。他刚开始在舅父的钟表公司里当学徒,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他特别刻苦,业绩突出,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18岁的李嘉诚在生活的磨砺下逐渐成熟起来。
1950年他自己筹集到五万港币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以生产塑料花打开了市场,被冠以“塑胶花大王”的美誉之时,他却急流勇退,转做塑胶玩具。两年后其他的塑胶花企业产品严重滞销的时候,李嘉诚的塑胶玩具生意却在国际市场大展宏图。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香港正遭遇着严重房地产危机,房地产价格一泻千里。当别人都不看好香港房地产,远离的时候,李嘉诚慧眼独具,认为香港商业地产潜力无穷,并坚持“人弃我取”的策略,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三年内,香港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商家逐渐回流,房产价格暴涨,于是,李嘉诚趁机高价抛售。他凭借出色的经营和不断尝试发展壮大,早已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商和物业拥有者。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马云
马云,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从小家境贫寒。马云称自己脑子笨,从小功课不是他的强项,他参加过三次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第一次数学只考了1分,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踩着三轮车帮人送书;第二次数学19分,总分差140分,父母都觉得他不用考了劝他放弃,但他始终坚持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在第三次高考中,这一次数学79分,他终于如愿以偿,被杭州师范大学录取。
1988年,马云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外语,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当时工资大约每月110元。
1994年,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课余四处活动接翻译业务。当时经营艰辛,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块钱人民币,可房租要700元,马云独自背起麻袋去义乌,摆小摊养活翻译社。
1995年,马云意外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从那一刻,他坚信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回国后马云和妻子、朋友筹集2万人民币创立了海博网络,并且启动了中国黄页项目。但是和杭州电信合作后,双方产生分歧,让马云决定放弃网站。
1999年,35岁的马云开始自己的又一个创业公司——阿里巴巴。
马云之所以受无数草根创业人士崇拜,因为他曾经和我们一样,最初活在通俗人当中,身边亦没有活在顶尖里的朋友。但历经无数挫折后,如今的马云可谓屹立世界的企业巨人,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到如今的荣耀辉煌,使得马云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芒。那个把“一个笑话”变成“一个神话”的人,那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写满奇迹!
“我会带着历史的比较去看事情。一个挨过饿的人和一个没有挨过饿的人,对一碗红烧肉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柳传志
柳传志,1944年4月29日出生于江苏镇江。他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其实,当年的他最初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波追流下海创业。
1984年,那时的柳传志已经40岁了,谁也未曾料到,他记录了中国企业史传奇的一页。
柳传志说创业过程中,“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这是千真万确。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1980年代,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由于种种不规范的商业行为联想被骗过多次。柳传志最初起家的20万元资本,大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人骗走了14万。1987年时,在深圳被一家私人的进出口公司骗走了300万元。
有人说,柳传志创业的传奇意义不仅在于他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