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2、熟读成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 理解课文。 3、理解“人和”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梳理把握文意。 2、理解作者的观点,及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人和”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重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的:“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你在歌词中读出了什么道理?(生: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得民心”便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也就是“人和”。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思想。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出示学习目标: 师问:学习文言文要掌握什么内容,换言之,你知道中考文言文会考察哪几大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解词:重点实词 典型虚词 2、翻译句子(重点句) 3、文章的理解分析(课文主旨、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 4、默写名句 那么,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本课应该制定怎样的学习目标呢?学生回答,并出示目标。 三、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课件展示)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传世。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它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孟子的名言和故事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课件展示)孟子语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仁则荣,不仁则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 孟母三迁 买肉啖子 孟母断机杼 始作俑者 2、交代写作背景: (课件展示)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四、走进课文 听课文朗读,并提出要求: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注意朗读的节奏。3、初步理解课文。 五、整体感知,自主合作学习: 1、(1)自由朗读。(读音、节奏、重音、停顿)(2)小组内选择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并展示你们的朗读。(3)思考:本文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梳理文意: 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标出并提出你所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学生提出疑惑,现有学生帮助解答,如果解决不了,由老师帮助解决 六、合作探究: 1、思考: (1)“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 “得道”就是施行仁政。 施行仁政则“多助”, “多助”则“天下顺之”, 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2)、本文作者在哪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和”的重要? 战争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2、小组讨论: (1)文章第4、5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双重否定、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守城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依靠“人和” (2)文章最后四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作用? 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深化文章主旨---“人和” 七、拓展训练: 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人和”的事例,感受“人和”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学生代表回答教师补充) 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群众路线走得好,小米步枪胜大炮。 汶川地震---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钓鱼岛事件--- 集聚中国心,共讨日本侵 美国扬言要称霸世界---中国顺世界民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八、当堂训练:背诵课文 九、布置作业 1.古今异义。 郭 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池 池非不深也 去 委而去之 亲戚 亲戚畔之 委 委而去之 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3.虚词。 亲戚畔之 泉香而酒洌。 三里之城。 夫环而攻之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