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文化遗产(中世纪) 第一部分:教堂与修院 ——西欧教会的文化遗产 公邮: worldheritage10@163.com 密码: heritage蔺志强 linzhq@中山大学历史系2010年3月二: 中古西欧教会建筑风格的流变中世纪教会建筑风格的演变 西欧中古教会遗产主要是数量众多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它是中世纪西欧艺术的核心载体。 House of the Lord; The Gate of Heaven. 巴西利卡式:早期的教堂没有独特设计,仿照古罗马大会堂形式, 从4世纪到10世纪流行了几百年; 拜占庭式:或称集中式,在东罗马地区流行。 中世纪艺术的主要面目是基督教艺术; 基督教艺术的主要面目是教堂建筑; 教堂建筑艺术的主要面目是石头的艺术。 “中世纪的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卷帙浩繁又琳琅满目的石头记。” 罗马式:11世纪起, 教堂变得高大宽阔, 有圆形弯窿、半圆形拱弯和柱廊, 称之为罗马式。 哥特式:教堂建筑开始被拨高, 成了修长、高耸的哥特式建筑,它是12-15世纪最流行的建筑风格,也代表了中世纪建筑的最高水平。 在一千多年间,教会建筑几经演变,形成几种独特的风格: 中世纪教会建筑风格的演变 四种建筑风格随时间演进,反映了历史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对后世艺术都有深远的影响。 但四种风格又绝非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前赴后继的: 石头建筑可轻易屹立千年,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所有风格的样本; 由于风格传播速度和审美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在某地可能哥特式早于罗马式,而从未有过拜占庭式。 一座教堂兴建时间可延续数十年至上百年,加上后来的修缮与增补,使多种风格常共存于一体。 因此,我们今天在欧洲街头感受到的教堂艺术,必然是穿越千年、厚重而犀利的“混搭风”。。 扎内奇著,陈平译:《西方中世纪艺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一、巴西利卡式建筑 早期基督教是受罗马政权秘密组织,没有公开的活动场所。 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合法化,教会活动转到地上,需要合适的地方举行聚会、礼拜。 罗马有大量神庙,但其建筑理念不符合基督教要求:要大房子,容纳平等的兄弟。 扩大空间,成为教会建筑风格演变的永恒主题。 巴西利卡(basilica)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平面呈长方形。早期教会建筑多借鉴巴西利卡形式,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巴西利卡式风格是中世纪教会建筑多种风格的基础。比如罗马式建筑也常被称为罗马式巴西利卡。 最著名的早期巴西利卡式教堂,是罗马的老圣彼得大教堂。它于330年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一直存在到16世纪。一、巴西利卡式建筑老圣彼得大教堂正面。一、巴西利卡式建筑巴西利卡教堂呈长方形;端部有一半圆室Apse;中殿nave为主体,高出两边的侧堂aisle很多,用高侧窗采光。顶部为木结构,内部平顶。一、巴西利卡式建筑现存最古老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建于5世纪初的罗马圣萨宾娜教堂 St Sabina of Rome.一、巴西利卡式建筑圣萨宾娜教堂中殿与半圆室。一、巴西利卡式建筑老圣彼得教堂的变化在于:半圆室与中堂之间有一耳堂,宽过整个教堂,使教堂整体呈T字型。一、巴西利卡式建筑 5世纪兴建的罗马的圣玛利亚大教堂St. Maria Maggiore中殿,18世纪油画。 巴西利卡式教会建筑外部朴实无华,但内部装饰豪华气派,包括: 大理石墙壁、镶嵌画、壁画、天顶画、马赛克地面、柱头和雕刻,等等。二、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也称集中式建筑。事实上在四、五世纪的罗马即出现。主要是出于朝圣或仪式的需要,围绕一个重要的圣迹或祭坛而建,故名集中式(或辐射式),与长方形的巴西利卡相对。 后因主要在东罗马帝国保存和发扬,成为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产物,得名拜占庭式。 五世纪的罗马拉特兰洗礼堂平面图。由君士坦丁大帝兴建的这个皇家教堂是围绕一个巨大的洗礼池修建的。中心是一个八角型的穹顶(dome)。二、拜占庭式建筑 拉特兰洗礼堂内部。二、拜占庭式建筑 马赛的一个早期集中式洗礼堂。二、拜占庭式建筑 罗马的圣斯提反St Stephen圆形教堂,是以圣徒遗物为中心而建的。二、拜占庭式建筑 532年开始兴建的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是拜占庭式建筑的最卓越代表,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查士丁尼时代(527-565)是真正的拜占庭式建筑兴起时期。东方的教会建筑彻底与西方的巴西利卡分道扬镳了。二、拜占庭式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以中央巨大穹顶为中心,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顶的重量,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穹顶下方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半圆顶。其下又是复杂的半圆室造型,把室内空间向东西扩展。 南北方则由巨大的扶墙延伸出来,并在端头建有高大的拱门。 这样教堂室内的主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希腊十字形,即等边十字形状。二、拜占庭式建筑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