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和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 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有 形态指标与生理功能指标 两类。 形态指标: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 生理功能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 出的各种量度。 一、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 (一)形态指标 身高 儿童青少年时期,每年测量 1〜2次(最好每季度测 量一次)身高是及时掌握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身高 增长正常,说明生长发育良好;身高增长缓慢、基本不长、甚 至停止增长就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补 救。 0— 3 岁的孩子仰卧在量床上,把孩子的头扶正,足板抵住 小孩的足跟。读数值要细到 0.1 厘米。 3 岁以上,要孩子站着量,要求孩子呈立正姿势,挺胸收腹, 手自然下垂,稍稍脚尖分开。 最重要的是应该让脚跟、臀部、肩胛贴立柱,后脑勺不贴立 柱。 身高的计算 (1) 按身高增长的倍数来计算:出生时身长按 50 厘米计 算,周岁时身长为出生身长的 1.5 倍, 4 岁时身高为出生 身长的 2 倍。 (2)按身高增长的速度来计算: 1—6 个月的小儿,平均 每月身长增长 2.5 厘米, 7—12 个月平均每月增长 1.5 厘 米,周岁时达 75 厘米, 2 岁时达 85 厘米。 (3)按公式推算:儿童2岁以后,平均每年身高长 5厘 米。1岁以后平均身高二年龄x 7+ 70 (厘米)。 2. 体重 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其中骨 骼、肌肉、内脏、体脂和水分占主要成分。 我国儿科学工作者对0-72个月龄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追 踪观察,结果显示出生后头 3个月每月增加约700- 1000g, 3 — 6月每月平均增加约600-800g。由此我们推 导出以下公式: 出生后1-6个月的体重(Kg)二出生时体重+月龄X 0.7 7 - 12个月每月平均体重增加约 350g,即 7 - 12个月体重(Kg) =6 +月龄X 0.25 满1岁至10岁,每年体重增加约 2Kg。即 1 - 10岁体重(Kg)= 8 +年龄X 2 3. 头围 头围稳定,变异系数最小。头围与颅内容物和颅骨发育有 关。头围表示头颅的围长,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 测量者用软尺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左侧眉弓 上缘回到起点。结果用 cm表示,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 出生时头围约34cm,前半年增长约 9cm,后半年增长约3cm,第二年增长 2cm,达48cm, 2- 14岁仅再增长 6 7cm, 5岁时约50cm, 10岁时为52cm, 15〜16岁达54〜58cmo 4. 胸围 胸围是胸廓的围长,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 胸围测量时, 3岁以下婴幼儿取仰卧位。 3 岁以上取立 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需要两人进行,测量者立于儿 童的前方或后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儿童胸前 左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从右侧绕过胸后壁,经左侧回到 零点。协助者双手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下角下缘,可保证 测量的准确性。记录儿童平静呼吸时中间读数,用 cm为 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 1 位。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 一般在1岁后胸围赶上头 围,其后胸围较大。在 1 岁至青春期前(约 10岁左 右),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年龄(周龄)一 1。 体格生长 上臂围是指上臂正中位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围度。在儿 童期,肌肉和骨骼围度上的差异相对稳定,脂肪多少影响 上臂围变化。因此,可以用上臂围值间接反映脂肪变化来 估计营养状况。 一般认为, 1~5岁儿童上臂围变化不大,如我国 1~5 岁组 男童上臂围为(15.5 ± 1.0 ) cm可初步以13cm作为界 值,低于13cm作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上臂围测量用软尺,被测量者双手臂自然平放或下垂,取 左臂肩峰点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绕上臂一周,以 cm为 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 1 位。 6. 皮脂厚度 皮下脂肪厚度(简称皮脂厚度)是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指 标之一。 皮脂厚度可用 X 线照片、超声波、皮脂卡钳等。皮脂卡钳 (皮脂厚度计)测量儿童的皮下脂肪厚度最为简单和安 全。 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有( 1)腹壁皮脂厚度:取锁骨 中线与脐平线交界点,测量者用左手拇指与食指与测量点 左右分开3cm,沿躯干长轴平行方向捏起皮下脂肪,右手 拿皮脂卡钳,张开钳口,在距手捏点下 1cm处夹住皮下脂 肪,读取刻度盘指针所指读数。单位用 mm记录到小数点 后 1 位;( 2)背部皮下脂肪:取左侧肩胛下角下稍偏外 侧处皮下脂肪,左手拇指与示指捏起时与脊柱呈 45 度。 ( 3)上臂皮脂厚度:在左侧上臂肩峰点与尺骨鹰嘴连线 中点处,测量皮脂厚度,皮的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 (二)生理功能指标 1. 血压 最常用的血压表,是用水银柱做的血压表。 袖带:根据不

文档评论(0)

shidaihua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