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22-电气》9建筑物防雷 电子版规范 2022-03-09 22:14:04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二不小心 的 9建筑物防雷1?特此鸣谢! 9建筑物防雷 9.1一般规定 9.1.1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要求,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9.1.2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作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合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工维护方便。 9.1.3在大量使用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内,防雷设计应充分考虑接闪功能、分流影响、等电位联结、屏蔽作用、合理布线、接地措施等重要因素。 9.1.4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使建筑物防雷与建筑 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 9.1.5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9.1.6在防雷设计时,建筑物应根据其建筑及结构形式与有关专业配合,充分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导体作为防雷装置。 9.2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 9.2.1民用建筑中无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分为第二类及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9.2.2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9.2.3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及防雷措施见表9.2.3。 9.3接闪器 9.3.1接闪器由下列各形式之一或任意组合而成。 1独立避雷针。 2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 3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及金属屋面。 4混凝土构件内钢筋。 9.3.2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镀(浸)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9.3.3按照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接闪器的布置应满足表9.3.3规定。 表9.2.3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及防雷措施 类别 建筑物类别 防雷措施 第—类 防雷建 筑物 1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3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物; 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 4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5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建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6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 注: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见附录9.9.1 防直击雷的措施 1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网)、避雷针或由其}昆合组成。避雷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并应在整个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 2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且不少于两处。 3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的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引出屋而的金属体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4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丽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5当利用金属物体或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时,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且金属板之间应具有持久的贯通连接,当不需要防金属板雷击穿孔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当需要防金属板雷击穿孔时,其厚度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钢板4rnm;铜板5mm;铝板7mm。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0.5mm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役层。 6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出一根D12mm或40mmX4mm镀锌导体,此导体伸向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宜不小于1m,作为防雷引下线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 7防直击雷装置的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专设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2)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