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雕塑家何在何为
在中国古代美术门类中,雕塑创作可谓工程繁
重、数量浩大、品种众多。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雕塑
在各种造型艺术中占绝对压倒优势。这是因为:中国
是唯一完整的保持自身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古
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为雕塑的发展铺设了厚实的河床。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都散布和蕴藏
着大量的雕塑遗存。雕塑艺术总是与构成它的材料合
为一体,只要材料还在,哪怕是残缺或受损,雕塑也
就存在。
在琳琅满目的中国艺术长廊上,秦陵兵马俑、霍
去病墓石雕、昭陵六骏等精美绝伦的雕塑,以及敦煌
彩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气势恢宏的
造像,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这些杰作的真正创造者
却无法知道。历史老人对雕塑家们的丰功伟绩过于吝
啬笔墨,倒是特别在意书画家们的轶闻趣事,以致于
浩繁的中国雕塑史几乎是一种没有雕塑家名字、更没
有雕塑家故事的历史,
难道雕塑真的只是“雕虫小技”而登不上大雅之堂
吗?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 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就已经
昭示出“铸鼎象物”有着“备百物”“知神奸”“协上下”“承天
休”的社会功能。历朝历代的帝王官吏都深谙“非壮丽
无以重威”之道。生前,他们用雕塑来美化宫殿衙署,
以壮威、静心、悦目;死后,他们用雕塑来装点墓室
神道,以守护灵躯、打破寂寞、镌刻荣耀。至于那些
试图消减精神苦难和心灵病痛的各类宗教更是懂得利
用雕塑来传播教义和感化众生。显然,雕塑作品在中
国历史舞台上是非常重要的道具,只是雕塑作者没有
机会登台亮相罢了。雕塑家冷清和寂寞的历史境遇,
的确令人寒心。因此,常有人发问:中国古代雕塑家
到底何在何为 ?认真清理他们的艺术归宿、 行为方式和
社会地位,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一、载录或题记:中国古代雕塑家的艺术归宿
中国现存的古代雕塑作品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无
法确定具体的创作者。雕塑家在中国古代雕塑史册上
几乎完全被销声匿迹了。能够让人们隐约地想象出一
定形象和事迹的创作者可谓凤毛麟角。公元 3 世纪之
前,中国没有一个雕塑家的名字被文献记载过。目前
公认的最早有名的雕塑家是东晋至南朝宋时的戴逵和
他的儿子戴顺。他们的名字虽然被历史所记录,但可
惜的是无一件作品被历史所留存。与中国截然不同的
是,西方古代雕塑家却有着十分荣耀的艺术归宿。从
公元前 5 世纪的雕塑家米隆开始,古希腊社会各界对
雕塑家就充满了敬意。有“雕塑泰斗”之称的菲狄亚斯
是雅典一切伟大建筑物的雕刻总监。古罗马雕塑家更
是在古希腊传统雕塑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个人风格并获
得社会荣誉。尊重雕塑家在欧洲似乎成了一种永恒的
风尚。即便到了 19 世纪,雕塑家也还是被人们所崇
拜。丹麦雕塑大师伯特尔 ?托尔瓦德森在欧洲受到的礼
遇可谓至高无上。他生前就有了自己的雕塑博物馆。
德国国王路德维希曾说到: “国王太多了,但托尔瓦德
森只有一个。 ”这样的赞誉对于中国古代雕塑家来说无
法企望。中国不可能像西方那样把一些令人崇拜和引
以为荣的雕塑家树为丰碑,以当作不同历史时期的标
尺或参照。中国古代雕塑家的艺术归宿完全被雕塑作
品所掩埋。隐匿在历史文献和作品背后的载录或题记,
大多是只言片语,难以构成中国古代雕塑家的整体面
貌。
据悉,中国古代各种载录或题记中存有事迹的雕
塑家不足 50 人,留下名字的雕塑家不到 200 人。对
干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来说,这两个
数字无疑会让中华儿女羞愧不已。更悲哀的是,这些
名字散落在《高僧传》 《朝野佥载》《酉阳杂俎》《筠廊
偶笔》 《元代画塑记》《梵天庐丛录》等并不起眼的书
籍中。人们一不留神,这点蛛丝马迹便很轻易地翻过
去了。
中国古代雕塑家无论人生的归宿还是艺术的归宿
都是十分悲惨的。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的艺术成就
虽然能与吴道子媲美,人称“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
繇神笔路”,但让他得以名垂史册的并非他的造像艺术
而是他所发明的一种类似绘画、世称奇巧的“壁塑”。
即便如此,他所赢得的“塑圣”称号远不如吴道子所获
得的“画圣”美名。至于他所倾心撰写的《塑诀》,作为
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唯一的理论著作,并没能获取历史
的应有青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