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高考鲁教版地理(江苏专用)作业课件-课时作业-十六-自然资源与人类.ppt

新版新高考鲁教版地理(江苏专用)作业课件-课时作业-十六-自然资源与人类.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六 自然资源与人类 建议用时:25分钟 【基础夯实】   2017年12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开发干热岩资源试验。干热岩是指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温度在150 ℃以上的高温岩体、它是一种新兴地热资源,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等。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干热岩最主要分布在 (  ) A.东南沿海 B.华北地区 C.西北内陆 D.青藏高原 2.与传统地热资源相比,干热岩 (  ) A.开发难度小、成本低 B.埋藏较浅、分布广 C.无季节变化、污染少 D.产业链短、效率低 【解析】1选D,2选C。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干热岩是一种新兴地热资源,其热能应来源于岩浆活动,因此干热岩主要分布于地壳活跃的地区,青藏高原地处板块交界地带,裂隙发育,岩浆活动产生热能易传至地下3~10千米的干热岩。第2题,从材料可知,干热岩埋藏深,因此开发难度较大,但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等,因此产业链长,效益高。与传统地热资源相比,干热岩无季节变化、污染少。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被誉为“内蒙古粮仓”。自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表水断流现象时有发生。1998~200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西辽河流域十余年的干旱。科研人员通过科学手段与降雨资料,重构了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下水的变化模型,并经过实地勘测后得出下图。据图文资料回答3~5题。 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波动增加 B.1998年以后,地下水储量持续减少 C.模型重构与水井实测差别巨大 D.根据模型重构,2005至2011年该地区地下水储量亏损日益严重 4.关于该流域1998年之后地下水储量变化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表水减少,下渗补充减少 B.气候异常变化,蒸发加剧 C.农业发展导致地下水持续开采 D.人口激增,用水增多 5.为了解决该流域水资源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 A.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B.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实行西水东调工程 C.粮食生产中推行节水技术 D.人工增雨,增加大气降水 【解析】3选D,4选D,5选C。第3题,据图可知,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波动减 少;1998年以后,地下水储量波动减少;模型重构与水井实测差别不大;根据模 型重构,2005至2011年该地区地下水储量亏损日益严重(都为负数)。第4题,据 图可知,1998年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大量用水,导致地表水减少,下渗补充减少, 地下水储量减少;由材料强拉尼娜现象导致十余年的干旱,蒸发加剧;由于该区 域为内蒙古粮仓,农业用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下降;我国人口增长率较低,所以 该区域人口没有激增。第5题,由于该区域地处内蒙古粮仓,不能大量退耕还林; 内蒙古西部距离海洋更远,比东部缺水严重,西水东调不现实;大量耗水的是农 业生产活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行节水技术能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人 工增雨成本高,且不能解决该流域缺水问题。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西海固”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区的主要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般不能直接饮用。下图示意清水河水系分布,下表是清水河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资料。 中型水库 小型水库 塘坝 机井 水窖 数量 7 64 38 731 83 748 蓄水量 /万m3 4 114 3 017 417 1 858 265 (1)概括西海固地区的水资源特点。 (2)推测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 (3)该地区家家户户在院落里面建有水窖,用来蓄积各种淡水,供人畜饮用。分析夏冬季节水窖淡水的补给来源。 【解析】第(1)题,特征描述类题目。在答题过程中需先总体概括再具体描述,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指出水质的特点。第(2)题,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展开分析即可。第(3)题,西海固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可蓄积雨水;冬季温度低,可蓄积冰块与积雪。注意此处为“水窖”,而非“水井”,主要用来储藏从别处运来的淡水。 答案:(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少(匮乏);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矿化度高,水质差。 (2)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 (3)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可以蓄积雨水(地表径流);冬季河流结冰,可开凿河冰,放入冰窖,冰块融化后使用;也可蓄积少量的积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