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提纲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提纲 绪论部分(重点) 1、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根本原因(论述题) ●结构体系的合理与技术发展 ●木结构的优点 1. 取材方便——木材易于加工,利用工具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 卯等工序。 2. 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 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 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 3.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 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 大的潜力。 4. 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比石料快,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各 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 装。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 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劳动力与社会制度的发展 ●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不同的建筑态度、不同的对 技术方案选择的标准。 ? 1. 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客观条件并不是使用和发展木结构的基本原因。 ? 2 .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也不是决定在房屋建筑上使用木结构的因素。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同样可以调动十分庞大的劳动力。 ? 3. 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也不是决定在房屋建筑上使用木结构的因素。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同样可以调动十分庞大的劳动力。 ? 4. 中国建筑之所以长期采用木框架混合结构主要原因就是一直都被确认为最合?理的构造方式,是一种经过选择和考验而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 ? 5. 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不同的建筑态度、不同?的对技术方案选择的标准。 2、木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穿斗式与抬梁式(教材图片) ●穿斗架是由柱子、穿枋、斗枋、纤子、檩木五种构件组成。 3、单体建筑的构成名称 ●平面构成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两种发展模式 穴居模式、干阑建筑 5、了解古代著名的建筑设计人物及作品 ?完全相当与现代建筑师性质的专业人员古代是不存在的,但是肯定存在具有这门专业知识的各种有关人员,他们共同负起建筑设计之责。 ?见于历史记载的对建筑设计有过卓越贡献的人物大致上可分成两类: ①工人出身的匠师 鲁班——春秋战国时期;李春——隋朝赵州桥; ②建筑工程的管理官员 杨延成——汉长安城、未央宫 李冲——北魏洛阳 宇文恺——隋大兴城、东都洛阳 阎立德、阎立本——唐朝 郭忠恕——宋朝崇文院、三馆、秘阁 喻浩——宋朝汴京城的开宝寺塔 李诫——宋朝《营造法式》 阮安——明朝北京城规划 蒯祥杨青蔡信徐杲——清朝故宫 雷氏家族——清朝圆明三园、玉泉山、香山离宫、热河行宫、三海、昌岭、惠陵等 第一章(重点) 各时期发展概况及特点(结合教材与课件)(论述题) 各时期发展概况及特点 雏形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至夏商时期,公元前6、7千年到公元前11世纪。 创立时期: 周代至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相当于古埃及、西亚及希腊建筑时期。 成熟时期: 秦汉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相当于希腊式(Hellenistic)及罗马式时期。 融会时期: 融会外来文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3世纪至6世纪),相当于欧洲早期基督教、拜占庭建筑时期。 全盛时期: 隋唐时代(6世纪至10世纪),相当于欧洲拜占庭、罗马纳斯克及早期哥特式时期。 延续时期: 宋、辽、金、元时代(10世纪至14世纪),相当于欧洲哥特式建筑时期。 停滞时期: 明清时代(14世纪至19世纪),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建筑以及其后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时期。 第二章 1、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 ●新建城市——先秦时期的诸侯城与王城 ●依靠旧城建设新城——隋朝大兴城、元大都 ●在旧城基础上扩建——南京城、北京城 2、中国古代城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Part B Read and write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脏器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多维度解析与临床策略研究.docx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pptx
- 02S404 防水套管国标规范.pdf VIP
- 云南省爱我国防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初中组题库及答案.pdf VIP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 信息科技 《第3课 游戏体验寻规律》教学设计.docx VIP
- 《(湖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以纸本为准)》.doc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计划..doc VIP
- FreeCAD中文教程-翻译版本_freecad【181页】中文教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