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文公祠景区介绍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韩文公祠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祠前甬道尽端处之五十一级笔直石蹬道,祠体正面墙壁近90厘米高工整的石裙板上砌筑平整、坚实的淡绿色砍磨砖墙面(与广州陈家祠、越秀山上五羊楼砍磨砖壁面甚为一致),砖墙至坡屋面与桁桷衔接处,皆沿各自曲面仔细凿挖,使砖、木之间如同其下之砍磨砖缝一样紧密吻接。韩文公祠,即韩愈纪念馆。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由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元佑五年(1090年)潮州知州王涤徙至州南七里,苏轼为他撰写了《潮州韩文公庙碑》,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论。及至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潮州知州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笔架山并手植橡木, 刻遂将原本在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建于此。198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对韩祠进行全面修复。 晚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巡视潮州时着令知府方功惠大修一次,不仅上峰有令且资力雄厚,遂使韩祠“瑰丽倍于昔” 。韩祠在元、明两代屡经修营,不下20次。祠宇据地高旷,构造古雅。内分前后二进,并带两廊。塑像与匾额檐口墙壁韩祠橡木墙壁祠体正面墙壁近90厘米高工整的石裙板上砌筑平整、坚实的淡绿色砍磨砖墙面(与广州陈家祠、越秀山上五羊楼砍磨砖壁面甚为一致),砖墙至坡屋面与桁桷衔接处,皆沿各自曲面仔细凿挖,使砖、木之间如同其下之砍磨砖缝一样紧密吻接。淡绿色壁面,衬托着当中凹肚门上方“韩文公之祠“蓝色隶书匾额之清淡文雅与沉静端肃。檐口屋面至檐口为广府式习用之”飞桷内檐做“(垂直于地面封护檐口的檐口板或称封檐板退入飞桷内约一尺至尺半”封护厝身桷并露明面作浅雕装饰,其上叠置之飞桷伸出并卷刹圆润) ,当地则为之檐口封檐做。塑像与匾额韩祠正门“韩文公祠”四字为1984年胡耀邦视察潮州时所题,正殿有韩愈塑像,韩愈塑像两旁塑像侍从为张千、李万(过去多将唐代韩熙载错当成了韩愈,已考证确定为韩愈塑像)。韩祠橡木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据宋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的描写,橡树形如华盖,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鱼鳞状,叶细而长,叶脉凸起,作棱角状,春夏之交开花,红白相间,甚是美丽。交通信息可乘坐公交104路、110路、潮安-凤凰专线、潮安-文祠专线,在韩文公祠站下车即到。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周二-周日8:30-17:00,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相关人物韩愈,唐代元和十四年(819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写了《谏迎佛骨表》,不料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讲情,改贬为潮州刺史。以戴罪之身,在潮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驱赶鳄鱼、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兴学育才,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潮州人并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