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课程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八年级历史课程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由“医人”走向“医国” 由“改革”走向“革命” 由“团体”走向“政党” 八年级历史课程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八年级历史课程 籍贯:广东香山(今中山市) 名: 号: 化名: 少年偶像: 文 逸仙 中山樵 孙中山个人名片 洪秀全 由“医人”走向“医国” 八年级历史课程 早年经历 1876年(10岁) 始进村塾求学 1880年(14岁) 檀香山教会学校 1886年(20岁) 广州博济医学院 1887年(21岁) 香港西医书院 1892年(26岁) 澳门、广州行医 由“医人”走向“医国” 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复翟理斯函》 八年级历史课程 早年经历 1876年(10岁) 始进村塾求学 1880年(14岁) 檀香山教会学校 1886年(20岁) 广州博济医学院 1887年(21岁) 香港西医书院 1892年(26岁) 澳门、广州行医 由“医人”走向“医国” 广州博济医院 八年级历史课程 早年经历 1876年(10岁) 始进村塾求学 1880年(14岁) 檀香山教会学校 1886年(20岁) 广州博济医学院 1887年(21岁) 香港西医书院 1892年(26岁) 澳门、广州行医 由“医人”走向“医国” 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十年如一日。 ——孙中山《建国方略》 八年级历史课程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 ——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 医人 医国 由“医人”走向“医国” 八年级历史课程 由“改革”走向“革命”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阅读材料,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八年级历史课程 由“改革”走向“革命” 八年级历史课程 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改革 革命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由“改革”走向“革命” 八年级历史课程 由“团体”走向“政党” 1.成立兴中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 地点: 宗旨: 口号: 檀香山(美国) 1894年11月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八年级历史课程 2.发动广州起义 油画《广州起义》 由“团体”走向“政党” 八年级历史课程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孙中山 2.发动广州起义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吾尽言矣,请速行刑。” ——陆皓东 由“团体”走向“政党” 八年级历史课程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 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 由“团体”走向“政党” 八年级历史课程 3.革命思想的传播 这些著作都表达出他们对革命什么样的态度? 由“团体”走向“政党” 八年级历史课程 3.革命思想的传播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驳康为论革命书》 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 ——陈天华《警世钟》 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由“团体”走向“政党” 八年级历史课程 3.革命思想的传播 这些著作号召通过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由“团体”走向“政党” 八年级历史课程 4.

文档评论(0)

至善策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文件问题或需求请留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