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沙鳅人工养殖技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中华沙鳅人工养殖技术 中华沙鳅人工养殖技术 中华沙鳅隶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沙鳅属,俗名龙针、钢鳅。中华沙鳅属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备;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具美丽的斑纹,观赏价值高、食用价值高,市场价格达到400~500元/千克,是长江中上游特产优质的名贵珍稀鳅科鱼类。近年来中华沙鳅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为了恢复长江上游中华沙鳅资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对长江上游野生中华沙鳅进行了人工移养驯化,成功实现了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 一、中华沙鳅生物学特征 1.形态特征 中华沙鳅全长90~180毫米。体长形,侧扁,腹部圆。头小,呈锥形;吻较长,侧扁,其长大于眼后头长之和;眼小,眼间距较窄,这也是中华沙鳅与同亚科宽体沙鳅的主要区别。 2.生活习性 中华沙鳅为营底层生活的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栖息于流水环境中,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也常见于滩边洄水区或大石堆间流水较缓的地方,为敞水区底栖性小型鱼类。幼鱼主要食物对象为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类、水蚯蚓等,成鱼以水生昆虫、底栖的无脊椎动物和江河中腐烂的 尸体为主要食物。中华沙鳅生活在流水环境中,对光照、溶氧和温度比较敏感。因此只要为中华沙鳅提供适合其食性的饵料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就能对其进行异地养殖。 3.生长及繁殖特点 长江中上游气候湿润,饵料资源丰富,水温适宜鱼类生长,但中华沙鳅属于小型鱼类,生长速度较慢。中华沙鳅每年4~7月为繁殖季节,产卵类型为1年1次,繁殖高峰期在每年5~6月份。产漂流性卵,无粘性。通过人工繁殖中华沙鳅就能避免其在自然条件下的不利因子,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同时缩短养殖周期。 二、中华沙鳅人工驯养技术 1.驯养条件 中华沙鳅驯养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20~200平方米,但要保持一定深度,一般在1.0~2.0米。放养前先将池塘中的水全部排放干净,清除池底的污泥和杂物,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120千克/亩进行消毒,除了对池底进行彻底消毒外,还必须对池壁彻底消毒。具体消毒方法是将生石灰化水满池泼洒,消毒后在太阳下曝晒3~5天,消毒完毕后才可注水,同时应检查驯养池的进水闸和排水闸,修补好损坏的闸板和拦鱼栅。驯养期间注意水质的变化,溶氧保持在 5.0毫克/升以上,pH在7.0~8.5,氨氮在0.03毫克/升左右,亚硝酸盐为0.01毫克/升以下。通常用水库、溪河、湖泊等地 表水为好,如用自来水、深井水,则须彻底曝气后方可使用。 2.收集与运输 中华沙鳅野生鱼收集后应立即运输。考虑到江河野生鱼和池塘养殖鱼承受能力的差别,且中华沙鳅体表粘液较丰富,受到刺激后易在水中形成絮状物,使鳃堵塞而死亡,所以在收集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反复操作。中华沙鳅有两根眼下刺,且较尖锐,容易刺破塑料袋,故在运输时最好使用塑料桶,若运输时间在1小时内,运输途中可不换水;运输时间超过1小时,必须配备充氧装置或者中途换水。运输途中必须随时注意充氧情况,避免氧气管和氧气头脱落导致充氧不足,同时注意观察其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缺氧情况并及时处理。天气炎热、气温超过25℃时,应在水中添加冰袋,将水温控制在20℃以下,能有效地提高运输成活率,降低应激反应,运输成活率可达98%以上。到达目的地后,注意调好水温再放鱼,在操作过程中带水操作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鱼体受到机械损伤。 3.饲料与投喂 野生中华沙鳅下池后开始投喂饵料,以动物性饲料水蚯蚓为主。投喂做到“四定”:一是定时,即每天投喂2次,每天8∶30和17∶00各投喂1次;二是定质,投喂新鲜饵料,保持饲料新鲜成分相对稳定,营养均衡;三是定量,即饲料的日投喂量为中华沙鳅总体重的4%~8%,投喂应以傍 晚的一次为主,占总投喂量的65%左右,具体的日投喂量要视水温、天气、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水温在20~25℃时泥鳅食欲特别旺盛,日投喂量约为总体重5%~8%,水温高于30℃时中华沙鳅食欲减退,此时应少投喂或不投喂;四要定点,驯养期间使用竹篾制作饵料台,进行固定地点投喂,使中华沙鳅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性,便于观察摄食情况和清扫残饵,以防水质恶化。 4.驯养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注意水质变化,根据水质状况、透明度及水位变化情况定期换水,加注新鲜江水。中华沙鳅应激反应极强,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惊扰。换水时也不要过急。每30天检查1次生长及鱼病情况。中华沙鳅不喜强光,可在池塘水面上放泡沫板或在池底靠池壁处斜放水泥板等遮蔽物,供其躲避。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