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名词.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建筑名词 中国古建筑名词 中国古建筑名词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中国古建筑名词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 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构成,没有 多少装修,且对称部署。以后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 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趋复杂。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所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减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能够防滑,一般用作室外。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度缓和用以行车的坡道,常 与踏跺组合在一同。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 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互相搭交而又 伸出者。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常常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部署。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 栏的座椅。12.开间(面阔):木建立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边为次间再外为梢 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添次间的间数。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 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如有斗拱, 则依据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 屋面资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因为各檩高升的幅 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 若干折线构成。15.1举折(宋):先依据房子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 到额定的高度,而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 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15.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和缓的坡度,向 上逐架增添斜坡的峻峭度。 所以,最后举到多高,忧如是有时的结果。16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小心间向两头高升,所以檐 口呈一条和缓的曲线。17.侧脚:宋朝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 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 向都倾斜。18.都柱:秦汉宫室旧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 柱子。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19.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20.单槽:内柱将平面区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地区。(山西 晋祠圣母殿)21.双槽:内柱将平面区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地区(唐大 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22.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平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庙门) 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24.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此外加一圈回廊的,在 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比较盛大的建筑。2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有时两根 叠用,上边的清谓之大额枋,下边的叫小额枋(由额),二 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 2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零件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订交的短木,能够缩短梁枋 的净跨距离。能够用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 在建筑尾端,因为开间较窄自双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 叫骑马雀替。雀替可用于柱间的挂落下,成为纯装修构件。28.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 为栌斗)有时也能够独自使用。28.1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朝作为权衡建筑尺度的标 准。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28.2斗耳:斗口双侧突出的部分 28.3斗腰:斗口下垂直部分 28.4斗底:斗下倾斜的部分 28.5平盘斗:没有斗耳的,常用于角科 29栱:是置于坐 斗内或跳头上的 短横木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一样而不一样。凡 是向内出门跳的 栱,清式叫翘(华栱或卷头) 29.1瓜栱(宋称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 29.2 万栱(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 29.3 厢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 ,最内跳在天花 枋下的 29.4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一层横栱。 29.5 正心万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二层横栱。 30.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 二层的叫重栱。 31.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的 32.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 33.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上下昂之 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 之上。34.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 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8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