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大海不放弃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们的深邃;为国之君不推却百姓,就能彰明他的美德。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拿来主义鲁迅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鲁迅短篇小说:《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鲁迅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这是一个文化战士的形象,他以笔为枪,以文字为子弹,洞穿历史的虚伪,直逼现实的丑恶。 鲁迅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彷徨——埃德加·斯诺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且介亭杂文【杂文】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杂文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且介亭杂文【杂文】杂文内容广泛,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归入这类。有人说过“鲁迅的杂文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主要特点:(1)迅速反映现实生活,(2)短小犀利,(3)有幽默感,(4)注重形象性。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而国民党政府却顽固地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策略,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写作背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掀起了一股复古主义逆流,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当时左翼文艺队伍中也有人受“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许多人在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认识和糊涂观念。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错误认识,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通俗形象的新名词,它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字词梳理自诩( ):蹩( )进:国粹( ):礼尚往来:残羹( )冷炙( ):吝啬( ):xǔ自夸。诩,说大话。bié躲躲闪闪地走进。cuì原指国家文化中的精华,文中是反语。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ɡēngzhì吃剩的饭莱,借指权贵的施舍。sè小气,应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字词梳理仪节:冠冕( ):徘徊:大度:玄虚:孱( )头:礼节。很体面、有气派。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miǎn①来回慢步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宽宏大量的气度。 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càn懦弱无能的人。第七自然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本篇文章的标题是“拿来主义”,但是作者在哪才开始说“拿来主义”,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