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_2_.docxVIP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_2_.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2) 7、佃农的生活状况 以上所涉及的,大都是有关自耕农在国家重赋之下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那么,佃农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如何呢?王莽说:“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在王莽看来,西汉的自耕农与佃农所受的剥削,实际上并无二致。西汉以后,佃农所受剥削的程度,与自耕农也比较接近。据《晋书·傅玄传》,曹魏的屯田制,佃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显然,前者的四六分成,是以后者的五五分成为依据的;而这个五五分成,实际上就是地主与佃农分成的一般标准,即《汉书·食货志》所说:“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晋代的租佃分成,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比例。据《隋书·食货志》,晋南渡之后,“诸王公贵人”的“佃客”,“其佃谷皆与大家量分”。这个“量分”,就是五五分成。唐宋以下,租佃分成一般仍以五五开。唐人陆贽述及当时京畿地区的租佃分成时 说:“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降及中等,租犹半之”。[1]2 历宋、元、明、清,租佃五五分成仍然非常普遍。北宋苏洵论及地主 将土地出租,而谓“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2]3 南宋 洪迈论及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时,说自己家乡的租佃分成也是这样五五开的,叫作“主客分”。“火佃出力,以得其半”, [3]4 是那时租佃分成之通例。元代,成宗时曾下令:“江南佃户私租太重,以十分为率,減二分,永为定例。”[4]5 顺帝时也曾下令:“民间私租太重,以十分为率,普減二分,永为定例。”[5]6 由国家下令减免私租,或可收一时之效。一般而言,元代的租佃分成也还是五五开。赵汸《黟令周侯政绩記》谓该县某地,经盗匪反复破坏,“里无居人,田皆芜秽不治”;而周侯担心 “今兹艰食而田复不耕,則失业者无还期矣”,而命令“远近之民有能耕吾废田者,比秋成十分其入,耕者取其六,田主收其四”;结果“不十日,境内荒田皆蒔矣”。[6]7“耕者取其六,田主收其四”之所以具有如此吸引力,原因就在 低于通常的租佃五五分成。明朝租佃分成,一般也实行五五开。据林 俊《查勘畿内田土疏》,明初“凡公侯驸马伯禄米,皆给官田,令量其原定官粮私租之数,仍主佃分数收取”。8 此所谓“仍主佃分数”, 就是按照习惯的五五分成。清代,租佃分成在官方文件中或就以“主佃各半”[7]8 概而言之。 可以认为,尽管实际的租佃分成亦或以四六或六四开,但五五分成在中国历史上的租佃关系中是具有历史的一贯性的。在这种租佃分成制之下,佃农的生活同样非常艰苦。董仲舒认为,汉代的自耕农与佃农, 同样是“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8]1 原因就在于国家和地 主的剥削都太重。据《新唐书》卷 153《段秀实传》记载:“大将焦 令谌取人田自占,给与农,约熟归其半。是岁大旱,农告无入。令谌 曰:“我知入,不知旱也。”此于唐代佃农所受剥削之重,亦可见其 一斑。南宋时,佃农的生活同样非常艰难。陈元晋《田家谣》:“长 年饭不足/背裂赤日中/忍饥不肯懒/辛苦求年丰/今秋幸一熟/ 天意亦惮穷/庶几债可了/或有余粟舂/团乐共妻子/糠粃一笑同 /焚香答天赐/力作人何功/君不见前年三百青铜米一斗/又不见去年蕨根掘尽不充口/妻孥长恐不相守/敢拟如今苏息否。”[9]2 元 明两代,江南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江南佃户的日子也极为艰难。 元人唐元《田家苦》曰:“嘉禾洒洒沟塍间/有如少壮矜容颜/黄金 散漫堆场圃/几年无此逢秋雨/东家打稻西家闻/细听声中含太古 /问君如何是古声/七月豳风始西土/人言田家乐/我言田家苦/ 春耕泥没膝/呼牛耳湿湿/禾长费周防/露草凭茵席/藜苋不充肠 /憔悴见颜色/林寒向夕烟火微/主家扣户征租急/旧逋未了新逋 积/倒甕倾罃无一粒/田父拊膺向天啼/瑟瑟秋风吹四壁。”[10]3 明清之际的顾炎武论及江南私租之重有言:“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 为人佃作者十九。其亩甚窄,而沟渠道路,皆并其税于田之中。岁仅 秋禾一熟,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而私租之重者 至一石二三斗,少亦八九斗。佃人竭一岁之力,粪壅工作,一亩之贵 可一缗,而收成之日,所得不过数斗,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者。” [11]4 王问《田家行》,写的也是江南小农之家:“田家场圃筑过畦 /大儿当家小儿嬉/刈稻上场隐茆屋/黄日下檐鸡啄粟/人言亩收 八斛余/官禀私租未及输/乐岁家家犹自苦/今日江南不如古。” [12]5 此诗不仅写了佃农,也写了自耕农。清人李光地的《农民苦行》 诗也是这样,但不以江南为限:“四民最苦是农家/食无兼設衣无华 /遇歉已伤熟亦病/坐视大贾居贏邪/不受公廛佃富室/场登早已 來分瓜/天行十八无盈数/私租岂肯毫厘差/朝廷时有蠲优詔/农 钱多不上官衙/或逢繇役富者免/追胥仍向农家檛/初春指亩贷升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