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轧钢生产实践培训教材
第一章 轧制过程中易出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一、 带钢(带坯)的翘头
1. 产生原因:
①钢坯的上下表面温度差:上表面温度大于下表面温度时会引起带钢的扣头,反之会
引起带钢的翘头;
②轧制线的标高:轧制线标高过高会引起带钢的扣头,反之会使带钢翘头;
③摩擦因素的影响:当带钢表面除鳞不净或轧辊粗糙时,带钢会弯向带有铁皮或辊面
粗糙的一面,从而引起带钢的翘头或扣头;
④辊系配辊的辊压大小的影响:采用上辊压时会使带钢扣头;采用下辊压会使带钢产
生翘头;
⑤轧制速度的影响:下辊的辊面线速度大于上辊的速度时会导致带钢的翘头,反之会
引起扣头;
⑥轧制负荷分配不合理。
2. 预防措施:
①合理安排加热制度,保证钢坯的加热温度,上下表面的温差及芯部与外表面的温差
≤30℃;轧制过程保持合理的轧制节奏,同时保证辊系的均匀冷却;
②按照轧线标高与轧机垫板的工艺要求及时更换垫板;
③保证粗除鳞、精除鳞的除鳞效果。粗除鳞水压力≥ 16MPa,精除鳞水压力≥ 18MPa;
④在轧制线标高满足要求的条件下采用上辊压。
3. 处理方法:
①减慢轧制节奏;
②调整钢坯上、下表面加热温度的差值;
③检查轧辊的冷却系统是否有堵塞现象;
④重新调整各机架、各道次的负荷电流;
⑤翘头严重时,要及时进行更换轧辊(调整辊压、轧制标高及适当降低出口上卫板的
高度。)
二、 料偏废钢
1. 产生的原因:
①板坯的厚度不均,有侧弯等,或粗轧带坯来料不平直,进入精轧机组后导致带坯两
侧的延伸不一致;
②换辊后压靠、调平的精度不高,致使两侧辊缝存在较大的偏差;
③压下手没有对带钢的料形变化及时地做出正确的调整;
④导卫的开口度中心线不对中或开口度过大,致使带钢跑偏;
⑤轧机的辊缝跑位,操作工对此确认不到位而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料偏废钢;
⑥辊身掉肉,压入带钢产生料偏;
⑦轧辊车削精度不够,如轧辊的锥度、不圆度或三点差等超出工艺指标导致的料偏;
⑧轧线上存留杂物,如扳手、调平用的盘圆等影响带钢穿带过程造成料偏。
2. 预防措施:
①操作工要对板坯及粗轧料形勤观察,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保证精轧来料的平直;
②加强责任心,调平过程中要精心、细致,保证调平的质量;
③压下手要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对带钢料形的变化要迅速、准确地做出调整;
④利用接班检查的时间及换辊时间要对导卫进行测量,保证导卫对中,以及各机架导
卫开口度的大小符合工艺要求;
⑤发现辊缝跑位要及时与自动化人员等相关岗位人员联系, 在没有确认辊缝是否虚实
的情况下应停车检查,不能带有赌的侥幸心理,防止不必要的废钢的产生;
⑥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保证轧辊辊身冷却均匀。并且利用交接班或待料时间仔细检查
辊面;
⑦轧辊工段要保证轧辊的加工精度,同时轧钢工段要对上机轧辊的辊面做好检查确
认;
⑧加强设备、工艺的检查。
3. 处理方法:
①及时关闭轧辊冷却水,迅速抬起辊缝防止轧辊局部受热产生炸纹缺陷;
②处理完废钢后首先要对辊面进行检查,废钢是否对轧辊产生粘钢、掉肉等情况;
③重新对轧机进行调平;
④测量导卫是否满足工艺的要求;
⑤如果是轧辊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
三、 上墙
1. 产生原因:
①压下手对带钢的料形的调整不到位,使带钢在穿带过程中跑偏,造成头部上墙;
②操作不精心,速度手对带钢的穿带过程情况观察不到位,没有及时地与压下手相互
配合调整速度,使机架间产生的套量过大,造成中间部位特别是尾部上墙。
2. 预防措施:
①粗轧操作工要对带坯及时调整,防止出现镰刀弯、 S 形弯的料形,保证上游板形良
好;
②精轧操作工加强责任心,精心调整。
③压下与速度之间要配合默契, 特别是头部穿带与尾部抛钢时要求速度手必须谨慎对
待。
3. 处理方法:
① 压下手对上一机架的辊缝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带钢平直;
②速度手配合压下手相应地尝试减小上一机架的速度, 在上墙的两机架间产生一定的
张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