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主要推拿流派
近代主要推拿流派
PAGE
近代主要推拿流派
近代主要推拿流派
(1)一指禅推拿流派
传说一:梁武帝时达摩菩提取旧有推拿按摩加入搓擦滚捻缠揉六法。
传说二: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
宋朝俱阺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佛教教义,天龙竖起一个指头而令俱阺大悟。一指禅推拿手法常用十四法即: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其特点是循经,技巧,取穴准适合内妇儿杂病。
一指禅推拿确切的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河南的李鉴臣。李氏以一指禅推拿术行医于扬州、江都一带。传丁凤山(1842——1915年),丁氏长期行医于沪、杭间,并广收门徒。知名者有丁树山、王松山、钱福卿、朱春霆等十余人。另外,在上海开设一指禅推拿诊所。《黄氏医话》、《一指禅推拿说明书》的作者黄汉如,可能亦属这一流派。黄氏原为前清官僚,辛亥革命后弃官行医。妻黄汉莹、子黄一照均从其推拿行医。当时的一指禅推拿流派主要以一指禅推法为主,手法有按、摩、推、拿、搓、抄、滚、捻、缠、揉十法,擅长内妇杂病的治疗。有关一指禅推拿的著作尚有《一指阳春》与《一指定禅》(抄本)。
??? (2)滚法推拿流派
?? ?滚法推拿流派的创始人丁季峰,出生于一指禅推拿世家,原为一指禅推拿门人,伯祖父丁风山、父丁树山均为一指禅大家。丁季峰于1940年代变法图新,把手背桡侧作为接触面,并增加了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既增加了刺激量,又富有柔和感,为与一指禅原来的滚法相区别,故取名滚法。后来又将该法与关节被动运动相结合,并辅以揉法和按、拿、捻、搓等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滚法推拿流派。滚法以其对软组织损伤、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独特的疗效,逐渐得到了病家的欢迎和推拿界的认可,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手法之一。
??? (3)内功推拿流派
??? 内功推拿的师承脉络,可追溯到清末山东济宁的李嘉树。李氏擅长武艺,且精于手法疗伤。李传同乡马万起(1884——1941年),马于20年代从山东来到上海,以拳术和内功推拿饮誉沪上。其子马德隆、弟马万龙(1903——1969年)得其衣钵。内功推拿主张治病以病人自我锻炼少林内功为主,手法治疗为辅。特色手法有擦法、击法、五指拿法等,并有一套全身推拿常规操作法,擅长治疗内妇科疾病。
(4)点穴推拿
点穴推拿或称指压推拿、指针疗法。临床上主要是以手指按压点掐人体经络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素问·举痛论》中说: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本法特点是感应强、作用快、损伤小。其基本手法是用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按压穴位,可不动或拨动或颤动或滑行。此外,另有爪掐、肘压、叩点、禔针。近代点穴推拿名派有郑怀贤经穴按摩手法、按脊疗法、胸穴指压法与指压麻醉法
(5)脏腑推按流派
??? 清同治年间,河北雄县王文(约1840——1930年),中年患咯血之症,多方医治罔效。幸遇一游方道人,以手法为其治愈顽疾,并以《推按精义》一书相授。王氏遂因病成医,以手法为人治病,名闻河北塘沽一带。1910年后收王雅儒为单传弟子。王雅儒从师十余年,后据王文所授的经验,口授《脏腑图点穴法》一书。该派以推按、点穴为主要手法,以腹部操作为主,重视脾胃,注重调理阑门穴,贯通上下气机。
??? (6)腹诊推拿流派
河北武邑人骆俊昌(1881——1965年),早年随父骆化南习摄生之道及推拿治病法,后受教于当地名医李常,并遍访东北、京津推拿名流。骆氏继承了几近失传的古代腹诊法,结合独特的手法,创立了腹诊推拿流派,在重庆和西南地区颇有影响。诊法上重视腹诊,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捏、揉、搓、摇、引、重等,治法上突出补、温、和、通、消、汗、吐、下八法。有子骆竞波、骆竞洪、骆竞湖等承其业。骆竞洪于1980年代去深圳再图发展,其子骆仲达、骆仲遥等亦编有《三宝合璧》、《推拿入门》、《实用脊柱推拿学》等。
(7)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或称小儿按摩。《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勺匙的周边括擦患儿病变部位以治疾。晋·《肘后备急方》介绍用捏脊方法以治疗腹痛。唐·《千金要方》中介绍用膏摩小儿囱上及手足心以祛除风寒。唐·《外台秘要》记载用按摩而头及脊背以防治小儿夜卧不安。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小儿推拿著作有三十余种,现在尚存约十种。其中,《针灸大成》中的《按摩经》(1601年)为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而《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为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单行本)。
小儿推拿临床特色:
(一)是强调手法操作程序: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
(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如旋推为补,直推为清。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
(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并根据季节和病症的不同,分别选用葱姜汁,滑石粉或凉水等做介质进行推拿,既可保护娇嫩的皮肤又可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