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感动事迹范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劳模感动事迹范文 1. 劳动模范小故事100字 劳动模范--韦朝群 俗语说,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这句话用在韦朝群身上无疑恰如其分。作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城环卫站的一名班长,在脏、苦、累、忙的岗位上,韦朝群无怨无悔走过了十二个春秋。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她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了解环卫工作的人都晓得,一年到头,环卫工人早出晚归,在大街小巷上清扫垃圾,风里来,雨里去。每逢节假日,更是环卫工人最劳碌的时候。来自农村的韦朝群,对此却安静地说:“忙怕什么,最怕没工作做。”韦朝群1994年3月从事环卫工作,在县城48.6万平方米的20条街道上,用五尺扫帚谱写了不悔的青春。 去年除夕晚八时,正值县城华灯初上,万家团聚之时,韦朝群却还在车站劳碌打扫卫生。家里上有80岁的家婆,下有两名未成年的幼子。而丈夫在车场打散工。在这个特殊的时候,韦朝群只好内疚地打电话给侄子来家帮忙宰鸡做饭。她说:“一年到晚,谁不情愿一家人吃一顿团聚饭,但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家里的事就只能少管了,没有方法啊。”她的家婆体谅说:“十几年来,每年都是这样,晚点就晚点吧,无所谓了。” 人,自然有生病的时候。同样,长期在一线工作的韦朝群也不例外,但她总是以本人特别的方式应付生病。她自嘲说:“平常感冒发烧当运动,扫扫街出出汗就没事了。”在她的记忆中,十二年来,只要两次需要卧床休息的。一次是2003年,她手上生了囊肿需要动手术;另一次是去年患了急性盆腔炎。但这两次均没有请病假,而是利用本人的休息时间治病,做完手术几天后就上班了。她的班有7人,一天有六个时间段上班。即从早上3时到晚上9时都有人上班。 环卫工作的辛苦、肮脏众所周知,但环卫工人遭到的冤枉却不为人知。韦朝群说,有一次凌晨3时,她拉着满满一车垃圾上斜坡,刚好路两头有一台小车,她好声好气要求司机让一让。但该车司机没有避开的意思,实在没方法后,韦朝群只好当心翼翼拉车过去,在经过时扫帚毛稍微扫了一下车门,虽然没有丝毫刮花,但那位司机还是暴跳如雷,对着韦朝群大骂。另外,晚上还常常遇到醉酒人破坏果皮箱。对此,韦朝群总是急躁好言规劝,但往往被无事生非的醉酒人辱骂。又如一些精神病患者将果皮箱背到很远的地方,这时只好也跟着背回来,与这些精神病患者打起“游击战”。 韦朝群就是这样十二年如一日,无论寒冷酷暑,还是晴天雨天,都要坚守岗位。 2002年9月,她所在的县城吉田镇被评为“省卫生镇”称号;去年还通过了省检查组的复检;2003年,她所在的单位被评为“清远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集体”。这些荣誉,都渗透着她的一份汗水。 2. 写出最使你感动的一位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 在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募捐期间,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多次听到这句话,出自不同人之口,在不同的时间。 他们在向灾民奉献爱心的时候,都悄悄署上了同一个名字:“微尘”。而今,这普一般通的两个字变得如此之重,由于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美妙的情感与盼望。 对于这个名字,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再熟识不过。在他们的记忆中,“微尘”曾在非典时期捐款10000元;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5000元。 但这位捐款人究竟是谁,仍是个谜。有人透露说,“微尘”认为本人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不值得称道。 这次也只是想向灾区尽本人的一点微薄之力。 “微尘”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很多人对此产生了深厚的爱好。 部分媒体甚至公布了热线电话,盼望市民能够供应有关“微尘”的线索。但这些努力并没有最终找到“微尘”,只要一个自称是“微尘”的伴侣的人来电话说:“微尘”拒绝露面,而且不让他(她)的伴侣透露有关他的信息,只想要大家记住“微尘”这个名字,盼望更多的人来关怀公益事业。 一粒“微尘”,掀起了博大的爱心狂潮;很多“微尘”,汇成了爱的真情海洋。很多悄悄无闻的青岛人在这场跨越国界的爱心救助中,将和善、热忱的秉性进行了完善的演绎和诠释。 这,是一种分散的力气,是一种文明的注解,并将铸就我们城市品行的一部分。 蹬车56年,支教18年,如今白芳礼老人的支教事迹激励学子、感动中国。 白芳礼老人就是这样,节衣缩食把本人蹬三轮车的所得全部捐给了训练事业。下边是老人捐献的不完全记录: 1988年为中学校幼儿老师嘉奖基金会捐款5000元,1989年为天津市老师嘉奖基金会捐款800元,1990年为沧县大官厅乡训练基金会捐款2000元,1991年为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老师嘉奖基金、北门东中学和黄纬路学校等,共捐款8100元。 1992年为“盼望工程”和家乡白贾村学校,捐款3000元。1993年,为我国建立的

文档评论(0)

小文文小库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