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常见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
2、分析文章景情理结合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把握苏轼的情感起伏过程,学习文章景情理结合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导语: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学生跟唱,感悟情怀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所描述的生活,大家向往吗?我们应该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奋斗姿态,我们应该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决心!这句歌词的原创就是苏轼。苏轼向往不向往这种生活?我们一起阅读这篇文章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
检查学生预习文言知识:解释划线句子的含义
1、通假字
冯虚御风 山川相缪
2、文言实词
举酒属客 苏子愀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盈虚者如彼 杯盘狼籍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侣鱼虾而友麋鹿 哀吾生之须臾
3、文言虚词
凌万顷之茫然 何为其然也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知不可乎骤得
相与枕藉乎舟中 扣舷而歌之
哀吾生之须臾
观看视频《乌台诗案》后,让学生体会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心情。
朗读全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黄州的山水明月,他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
要求:学生快速大声朗诵,提笔勾画出文章中有关情感变化的词语。
2、苏轼夜游赤壁,他是怎么走出当时的沮丧之情的?
欣赏了美景心情愉快的苏轼,是如何乐极生悲的?
五、难点研讨,小组讨论:
1、阅读第3自然段,苏轼的浓愁情绪是通过三个场景展现出来的,找出这三个场景并进行分析,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第一场景:实景描写 悲壮氛围
第二场景:虚景描写 悲壮氛围
第三场景:虚景描写 悲凉氛围
2、苏轼又是怎么走出悲愁的情绪的?并从中悟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阅读第五自然段,回答,看淡了得与失的苏轼,眼前的景色又呈现怎样的特点?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胸怀?
六、归纳总结本文景情理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触景生情
因情生景
因景悟理
七、写作练习 当堂展示
“我们经历了中考的磨砺,来到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学习。可我们永远忘不了可以查询分数的那个夜晚,紧张,激动,最后是幸福的欢跳和对“付出就有回报”的感悟。”
请根据提示,运用景情理相结合的方式,写一段有关“中考分数查询那一刻”的片段。
八、作业:
1、对比阅读《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2、背诵全文
《赤壁赋》同步测评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举酒属(zhǔ)客 窈窕(yǎo 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B.斗(dǒu)牛 嫠(1í)妇 愀(qiū)然 酾(shāi)酒
C.扁(piān)舟 横槊(shuò) 江渚(zhǔ) 蜉蝣(fúyóu)
D.相缪(liáo) 无尽藏(zàng) 枕藉(jiè) 壬(rén)戌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
A.白露横江 不绝如缕 遗世独立 逝者如斯
B.取之无禁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C.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D.横槊赋诗 相与枕藉 沧海一栗 东方既白
3.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纵一苇之所如:往
B.扣舷而歌之:敲击 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C.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倚歌而和之:音怕,同声相应,唱和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往下游走 山川相缪:缭,盘绕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春风又绿江南岸。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
A.箫的如泣如诉的低鸣,被悠扬的笛声盖住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