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情说与现代情绪心理学
七情说与现代情绪心理学
梁承谋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教研室摘要
情绪是心理学中较为复杂然而又日渐升温的研究课题,本文
立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分析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情绪
学说——七情说与西方现代情绪心理学的差异,发现:注重
对情绪的整体认识是七情说突出的特点;缺恨多忧是对古代
中国人情绪生活的直觉把握;忽视强度区别则反映了东方思
维方式在数量把握上的不足。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端可以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多有各种不同的
情绪提法和表述。秦、汉时期形成的《黄帝内经》是中医的
经典著作,其《素问·举痛论》说: “余知百病生于气……” ,
《灵枢·百病始生篇》中又说: “夫百病之始生,皆生于风
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
可以看出情态致病的大概雏形。十二世纪中叶的南宋医学家
陈无择,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情志学说。他在《三因
极一病证方论》中明确指出: “夫五脏六腑,阴胆升降,非
气不升。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
恐、惊。”又说: “七情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
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陈无择推崇“百病生于气”的观点,
并加以发挥: “七者不同,各随本脏所生所伤而为病。故喜
伤心其气散; 怒伤肝其气击; 忧伤肺其气紧; 思伤脾其气结;
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虽七诊自
殊,无yú@①于气。 ”明确而概括地勾画出七情学说的清晰
轮廓,这对中医病因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此后,中医
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从不同的认识方面发展了情志致病
学说。寒凉派的刘完素把惊、惑、悲、笑、谵、妄等情志异
常归纳入火热病机,强调辛凉解表,泻热养阴的原则。攻下
派的张子和不仅在用汗、吐、下法时对不同情志的病人区别
对待,而且对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技高一筹; 对此,他在 《九
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中作了透彻而全面的发挥: “悲可以治
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 喜可治悲, 以谑浪亵狎之言误之;
恐可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
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补士派医
学家李东坦虽强调人以脾胃为本,但在他的《脾胃论·脾胃
虚实传变论》中仍强调“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
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滋阴派医学家朱丹溪亦认
从七情学说,他强调情志过激而动心火,火盛伤阴,阴常不
足,必致病,须节喜怒,戒色欲,养阴精。
七情学说在明清两代已为众多医家广为接纳,明代著名
医家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就有七情诊断,清代名医家叶
天士在其《临床指南医案》中对情志病作了详尽的分类记载
及典型分析,表现了这类病症的广泛性及普遍性,七情成为
中医三因 (六淫、七情、 不内外因) 致病的重要方面和原因。
那么,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应如何认识七情说呢?它与现
代情绪心理学理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它们的比较对我
们认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认识人类心理的共同特质有
什么积极作用呢?经过探索,我们有如下看法:
一、七情说对情绪是一种宏观的整体认识
现代心理学把情绪看成一种心理过程,一般定义为人对
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对情绪、情感这两个
概念,中国、前苏联主张区别的心理学家强调情绪发生中主
体需要的生物性质,而对情感则强调主体需要中更多的社会
性质。西方心理学家往往不大注意这两者的差异,笼统地使
用情绪( emotion )这个概念,许多西方心理学家在研究情绪
时看重实验工作,有人用动物实验结果类比人类,也有人专
门研究病人和儿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充分表现出情
绪问题研究的多维性及复杂性。尽管现代心理学对情绪看法
各异,定义也有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数学下册12_7分数指数幂(1)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13_2垂线(2)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13_4平行线的判定(1)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13_4平行线的判定(2)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13_5平行线的性质(4)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14_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2)三角形的分类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14_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14_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定义大全.pdf
-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