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小麦灌溉管理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季小麦灌溉管理研究 1 冬灌 冬灌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很有利,增产效果显著,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灌水,其原因是: (1)有利于盘根分蘖。冬季降雨宝鸡峡灌区平均 19.0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3.2%。这对小麦的盘根、分蘖极为不利。而冬灌过的小麦,由于得到充足水分,不仅满足小麦的生理需水,而且促进了肥料的溶解转化,有利于小麦早分蘖、多分蘖,根系生长好。 (2)蓄水保墒,起到春旱冬抗的作用。春季小麦返青后,耗水量大,而又常出现旱象,冬灌过的小麦,由于冬季地面耗水量少,可以储蓄到来年春季,起到隔年墒。据宝鸡峡灌溉实验资料统计分析,在 3 月上旬测定 1m 以内土壤水分的平均值:冬灌溉过的为 19.0%(占干土重),较不冬灌的 16.7%高出 2.3%。 (3)冻消松土,改良土壤结构。冬季麦田的冻消作用于土壤含水量大小有关,如土壤表层水分过低就起不到冻消松土作用。冬灌过的麦田土壤水分含量高,经过冻消作用后,地面形成一层假团里层,有利于增温、保墒。特别对回茬麦田,整地粗糙,土块大,空隙大,经过冬灌可塌实土壤改良结构,促进买根生长。所以群众说冬灌是:“无墒灌墒,有墒灌土。” (4)平抑地温,减轻冻害。地温的变化主要受气候的影响,但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地温的变化。因为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水的吸热量多,吸热散热也慢,所以冬季气温变化虽大,但含水量大的土壤温度却变化较小。因此,冬灌能起到平抑地温的作用。据测验,一般冬灌比未灌的麦田地温高 1~2℃。冬灌宜早不宜迟,冬灌时间对小麦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如 11 月份冬灌的,历年平均增产率最高为 15.88%,12 月份次之为 8.7%,元月、2 月则极不稳定,这说明在关中地区最适宜的冬灌时间应在 11~12 月内进行。 冬灌的用水量,每亩 60~80m3 为宜。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灌水量一般要少。冬灌还可以结合施肥,更有利于小麦越冬生长。 2 春灌 春灌包括:返青、拔苗、抽穗灌浆、麦黄等不同生育期的灌水。 (1)返青水。返青水有促返青、巩固冬分蘖,争取早春分蘖的作用。返青水的效果受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是否需灌返青水,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没有冬灌或者土壤墒情较差,分蘖不多,群体不够大的麦田,都可浇返清水。一般关中浇返青水的时间在土壤冻结层全部化透以后,活在表土下 5cm 平均低温稳定在 5℃以上时开始灌水为宜。浇水顺序一般是先浇土质松散,地势较高,墒情较差的麦田,并注意浇水后适时中耕保墒,追施肥料。返青水罐定额一般在30~50m3/亩适宜。 (2)拔节水。小麦拔节孕穗期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消耗养分和水分都较多,对水,肥及光照等条件十分敏感,这个阶段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 31%左右,同时此期温度上升快,蒸发较大,应结合施肥浇好拔节水,以满足拔节后根、茎、叶、穗多种器官迅速生长的需要,这对争取穗大、粒多创造高产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水是小麦生长中的需水临界期。拔节水的适宜灌溉水时间,应根据苗情和墒情而定。本着壮苗晚浇:弱苗早浇;群体大晚浇:群体小早浇的原则。如土壤水分下降到占田间持水量的 70%以下,应及时灌水。 (3)抽穗灌浆水。小麦抽穗期,叶面积要增大好几倍,这时气候升高很快,叶面蒸腾和土壤蒸发都很大,耗水多,土壤水分充足,才能够促进小麦的生长。如缺少则造成扬花不好,受精不良,穗上粒少,产量低。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后,若土壤水分不足应按墒情及时灌水,但灌水量不宜过多,每亩控制在 30m3/亩即可。 (4)麦黄水。这是小麦腊熟期的一次灌水。此时土壤水分适宜,可以加强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转,对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有一定作用。在我省关中地区,小麦蜡熟期常有干热风危害。由于空气湿度猛烈下降,空气温度急剧上升,可使小麦强烈蒸腾失水,使根系吸水能力小于蒸腾,造成青干,籽粒瘦秕,干粒重下降。所以,灌麦黄水一般可增产 10%左右,同时,还能给晚秋作物播种提供良好的底墒条件。麦黄水最好在小麦收获前 10 天左右进行,灌水量不宜过大,一般每亩 40m3 左右为宜,并要注意天气预报,做到无风抢浇,雨前停浇,避免倒伏减产。 作者:李军平 单位:宝鸡峡管理局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