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产品寻求突围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我国将要实现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的主要承诺:在过渡期内逐步增加粮食、棉花、食糖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量;对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约束国内支持等。这些承诺的实现,无疑将使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雪上加霜”。当谈到中国农业问题时,江泽民总书记多次讲到,“我常常睡不着觉”。朱镕基总理也坦言,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最大的担心是农业问题”。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2001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平均每年减少1245万吨,累计下降12.2%。从本刊记者来自小麦、玉米、大豆、蔗糖主产区的报道看,形势是严峻的。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南方粮食进口省区直接增加粮食进口量,减少了从北方粮食主产区的购买量,导致国内粮食生产量呈继续下降的趋势。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也直接影响到农民人均农业收入。即使如此,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仍高于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20~40%。目前中国农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居世界首位,国内结构性供给相对过剩,即使中国不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总体看,中国农产品不具备竞争力,农民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愈来愈少。令人欣慰的是,从来自主产区的报道中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农产品主产区提前几年已经开始应对“入世”的挑战,在种植品种、种植结构、管理方式、科技投入、营销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调整,我们还不能轻易得出由于改革与调整,中国农业已经适应了“入世”的挑战,但是可以说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小麦过剩时入世粮食调整中应战
今年是我国“入世”第一年,按照重要农产品的准入承诺,今年我国小麦进口配额将达845万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8.5%,小麦商品量的22%左右,是近三年小麦总进口量的4倍多。自1997年以来,我国小麦出现结构性过剩,市场价格下跌了近40%,而且大量积压,出现“卖不动、存不下”的局面。扩大小麦进口,将会对我国小麦,尤其是方兴未艾的优质麦生产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呢?
品质有差距比价有优势
河南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自1998年以来,河南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对小麦品质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优质强筋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今年已达2100多万亩,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30%。小麦“优质化”提高了河南小麦的市场竞争力,不仅缓解了小麦连续几年被动积压状况,一些地区生产的优质麦还出现热销局面。新乡市近三年来优质麦面积由80万亩增加到328万亩,连续两年销售一空,今年的新麦也大部分被加工企业预订。
但也有专家指出,我国近年来的优质麦大发展,是小麦进口量连续三年保持低水平条件下实现的,是一种“关起门”的调整,而今年,国产优质麦将面临真正的冲击与考验。
与进口麦相比,国产优质麦的品质如何?国内权威科研部门近年来进行了大量对比试验,结论是一些优良品种已达到或接近进口麦的品质。但小麦的最终用户——面粉加工企业却不这样认为。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小麦年加工量为60多万吨,公司品控部主任常健说,虽然目前国产优质麦品种已达20多个,但与进口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品质差距,表现为品质不全面与品质不稳定两方面。国产优质麦的“通病”是,部分单项指标很高,综合指标有“短腿”。二是同一个品种品质也不稳定。他们今年使用某一国产优质麦时就发现,有的批次稳定时间指标达12分钟,有的批次只有几分钟。为了生产质量好的专用粉,他们采用几种国产麦混和搭配的办法,以求品质互补,相反进口麦品质相对稳定得多。据了解,金苑公司每年优质强筋麦用量为20万吨,今年获得了1.3万吨的进口配额指标,又想法调剂了2万吨。常健说,要生产高档的专用面粉,还得依靠进口麦。
国产麦品质上与进口麦有差距,但比价上却有明显优势。据全国最大的粮食批发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信息中心刘正敏介绍,从产地售价看,进口麦比国产麦价格略低,但远洋运输使其成本大幅上升,中国优质麦在“家门口”有比价优势。目前享受1%关税的配额内进口麦,中国到岸价每吨在1650~1850元之间,而国产优质麦售价每吨则在1200~1450元之间,至于征收71%关税的配额外小麦,中国到岸价达2500至2800元一吨,失去比价上的优势。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专家林作楫说,由于消费习惯不同,国产优质麦除了价格优势还有市场优势。目前市场对优质强筋麦的旺盛需求,并非都是为了做面包,大部分用于掺合其他小麦做方便面粉和饺子粉、拉面面粉等。
生产“白象牌”方便面的河南正龙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小麦能力30万吨,产品主要面对农村市场和城市工薪阶层。董事长姚中良说,他们一年强筋优质麦用量约20万吨,全是国产优质麦,原因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国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