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详解.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详解 ? ? ? ? ? ? ? ? ? ? ? ? ? ? ? ? ? ? (重定向自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 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Fritz J.Roethlisberger) 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Fritz J.Roethlisberger,1898—1974):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的归纳总结者 目录 1 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生平简介 2 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的主要管理思想及贡献 3 罗特利斯伯格的主要著作 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生平简介   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美国管理学家,“人际关系论” 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文科学士学位,1922年又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理科学士学位。 1922—1924年,他作为一名化学工程师而从事工业实际工作。1925年他在哈佛大学取得文科硕士学位,从此进入哈佛大学工业研究室工作,与梅奥等人一起从事“霍桑试验”。后任教授,讲授“人际关系论”等。 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的主要管理思想及贡献   1927—1932年,罗特利斯伯格作为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工业研究室主任乔治·埃尔顿·梅奥的一名主要助手参加有名的“霍桑试验”。他对“霍桑试验” 的成果起到很大的作用,是通过“霍桑试验”而诞生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一个主要阐述者。   除此之外,罗特利斯伯格还通过“霍桑试验”独立完成自己的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技术组织与人的组织罗特利斯伯格认为,企业的经营环境是一个“社会体系”,其中包含着“技术组织”与“人的组织”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   所谓技术组织即物 质环境,或称“物的组织”,它包括气候、水土等外界现象,还包括物质设施、工具、机械、原材料、产品等经营本身所具有和所使用的条件;   所谓人的组织,即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组织中,个人作为组织的细胞而相互依存,但他们除了具有共同的工作单位之外,每个人都只与自己的个人历史相联系,并面临着各自的现时社会情境。这些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要求、信念、感情、判断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形式各不相同的行为方式。因此,人的组织并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它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这种结构是通过复杂的人际交往而形成的,因此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形式。个人的思想是在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他们将这种社会关系的形式当作必然的真理而接受下来,就将进而形成个人的行为规范,服从这种社会关系所“发出”的指令,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组织内部的等级结构对这种关系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工作人员是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对待同事和上司的。对待同事的行为反映了同一等级内的相互作用,而对待上司的行为则反映了不同等级之间的相互作用。   罗特利斯伯格的这些有关企业“社会体系”的观点,与古典管理理论中把人员只看成是“经济人”的观点相对立,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不重视对人的组织进行研究的不足。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这是罗特利斯伯格等人通过“霍桑试验”而提出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 人的组织就其总结上讲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形式,但就其内容来说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重要准则,即数据一定的方针、 制度,明确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然而,存在于经营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形式往往不是通过正式组织来表现的,或者正式组织不能对现实关系确切加以表现,一种“无形组织”即自发的非正式组织并无直接的联系,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人际关系形式。自发的非正式组织对其组织成员的评价一正式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以这些个人在正式组织的经营活动中的表现为其标准。由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并存,因而可以看出,企业中有两种主要评价体系,每个工作人员同时分别 接受两种评价:一方面,工作人员被某种可以测定的抽象物,即与工作成绩和工作效率有关的标准来加以评价;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被某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行为准则 或道德规范来加以评价。第一种评价主要来自正式组织的领导,第二种评价则主要来自同事。这两种评价往往不一致。在产量记录方面被判断为劣等工人的人有时却 被同事认为是受欢迎的人。罗特利斯伯格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在正式组织经营活动中工作人员行为上的差异并不能代表个人思想的差异,它只表现为 正式组织经营活动中工作人员相互交往关系的差异。   罗特利斯伯格将非正式组织对人的评价称作“社会评价”,而将正式组织对其工作人员的评价则称作“个人评价”。 是什么力量导致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构成这种非正式组织的支柱究竟是什么呢?罗特利斯伯格认为,这要从“群体思想”中去寻求。怀着不同思想的人们聚集起来进 行协作的时候,人与人的思想相互作用,分离出多种带有某些共性的思想,这些思想分别为一些人所接受,故称“群体思想”。

文档评论(0)

永兴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共同成长!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