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 词 解 释 1、“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于 1917 年开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胡适的《文学改良 刍议》一文首先发难,继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响应和 参加的主要有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李大钊、鲁迅等等。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反 对封建旧文学,提倡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倾向,以“人的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学;反 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为中国文学发展之 借鉴。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适应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的要求,并 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发生的。鲁迅的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初期的创作实绩。 “五四”文 学革命开拓了中国文学发展 的一个崭新阶段,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新时期。 2、《新青年》 《新青年》是五四时期的着名刊物。 1915年创刊 ( 第一卷名《青年杂志》 ) ,陈独秀主 编。 1918 年, 《新青年》编辑部扩大,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 一涵、周作人、鲁迅等先后参加编辑工作。 《新青年》同仁提倡科学和民主,倡导新文 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新青年》对我 国现代思想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鲁迅的《狂人日记》等小说,胡适的新诗, 多发表于《新青年》。 3.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指的是 1928— 1929 年鲁迅、茅盾等和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 文学的论争。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 命阵营内 ( 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 ) 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 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鲁迅、茅盾等 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这是革命文学内 部的论争。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 ( 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 ) 停止。论争提 高了双方的思想,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4.两个口号论争 两个口号论争指的是 1936 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 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 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等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 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 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 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 下围绕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 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 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5.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 文学与抗战关系的论争发生于抗战初期,是针对梁实秋的“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 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 只要真实流畅, 也是好的, 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 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言论而发生的。罗荪、宋之的、张天翼 等撰文批评梁实秋的观点。郁达夫的文章很中肯,既充分肯定文学为抗战服务,也批评 分析了八股病的原因。 6.民族形式论争 民族形式论争发生于抗战中期。 1938 年和 1940 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 中的地位》和《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 ‘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 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国统区文艺界在学习 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向林冰的观点。向林冰的观点是:①“应该在民 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 ,他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而民间形 式是大众习闻常见的; ②否定 “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 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 ①对旧形式全盘否定;②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

文档评论(0)

火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