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姆剃刀原理的启示与例子:让事情保持简单.docx

奥卡姆剃刀原理的启示与例子:让事情保持简单.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卡姆剃刀原理的启示与例子:让事情保持简单 奥卡姆剃刀原理的启示 奥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纪规律学家、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的。他指出,“切勿铺张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又有人将这个原理称为“简洁有效原理”,即用最简洁最少的力气去完成事情。 在企业管理中,复杂简单使人迷失,只有简洁才利于人们理解和操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和精力开头变成最稀缺的资源,管理者的时间更加有限,很多终日忙劳碌碌的管理者却毫无建树,究其原因正是缺乏简洁管理的思维和能力,分不清“重要的事”与“紧迫的事”,最终只能成为一名失败的管理者。因此我们说,管理之道就是简化之道,简化才意味着对事务真正的掌控。 “奥卡姆剃刀”倡导“简化”法则,即保持事物的简洁化。在管理中,简化是应付复杂与繁琐最有效的方式。 组织结构越复杂,企业内耗就越大。在许多大型国有企业中,都存在办事难、效率低的问题,为什么?就是因为组织结构太复杂。就拿报表审批来说,规模越大的企业,审核报表的部门就越多,需要签字的领导就越多,在这种状况下,一张报表的审批过程必定会比较漫长,不管哪个部门延迟,不管哪个领导请假,都会造成报表审批的时间加长。在浩大的组织机构中,部门之间还会相互推诿、扯皮,这样就会使得办事效率更加低下。企业要想顺当发展,就一定要简化组织结构,让事情保持简洁。 依据管理学理论,组织结构扁平化与组织结构非层级化是企业组织形式中比较有效的形式。也就是说,打破传统企业组织结构中严格的等级制度,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严格的层级关系,而是公平的分工合作关系,基层员工被赋予更多的权利,有可能参与部门目标甚至组织目标的制定。而组织内的信息也不再是上下级之间的单向传递,员工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管理者进行准时沟通。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一切事情才会得到更加便捷、更加快速地处理。 严格来讲,简洁的信息远比复杂的信息更简单让人们接受,也有利于人们的思索与决策。在企业管理中,适当简化流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避免企业时间和金钱方面的铺张。所以,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知道如何保持事情的简洁化。 奥卡姆剃刀原理的例子 有这样一个假设,假如让你创建一个摩托车王国,你会觉得简单吗?假如让你从创建摩托车王国到创建一个汽车王国,你会觉得难吗?不用问,许多人会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做这两件事,没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根本无法实现。 有一个人能做到,他就是现在X市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尹明善是如何开头的呢?以借来的5角钱作资金,从倒卖针线开头的。 1950年,12岁的尹明善和母亲搬到一个小荒山上。他们在山上搭了一个茅草屋,种几亩薄田,勉强糊口。 由于母子俩都不擅长种地,再加上天气也不太好,所以一连两季地里都没收到多少粮食,家里连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眼看着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尹明善只好想方法赚些零用钱。 尹明善从一个好心人那里借到5角钱做本钱,开头了他的经商历程。第二天,他就步行来到县城查找能用5角钱做本钱的生意。在县城转了半天,他最终找到了——卖针。他就来到制针厂,用自己的5毛钱批发了一批缝衣服用的针。接着,他就一路叫卖着回家。 一天下来,尹明善最终把那批针卖完了,竟然卖了1块多钱!除去原来的5角钱的本钱,他竟然还赚了5角钱——这在当时,对他来说不是小数了。当天夜里,他就把从好心人那里借来的5角钱还了。 第二天一大早,尹明善就拿着他昨天赚来的5角钱,又一次步行来到县城制针厂。他又批了5角钱的针,换了一条路叫卖,他又赚了5角钱。他从当天赚的5角钱中拿出一部分买够米和盐等生活用品后,就把剩下的都存下来,预备应急。接下来的日子里,尹明善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步行去县城。一段时间以后,他除了卖缝衣针,还卖绣花针、织针等。到后来,干脆连各色各样的线都卖了。 在卖针的过程中,尹明善想到了许多招数,比如资金的“拆借周转”。在当时,他从乡下卖了针,去城里进货,再拿到乡下卖。后来,他在卖针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个卖鸡蛋的年轻人,一来二往,两人就熟识了。这位老兄是从乡下收鸡蛋拿到城里去卖,换成钱再到乡下去收鸡蛋。于是,尹明善就主动找到这位老兄,提出来两人一起“融资”。也就是说,两个人的钱可以合在一起用。尹明善在乡下卖针的钱都交给这位老兄,这样老兄买鸡蛋的钱就可以多出好几块钱来。而到了城里,老兄把自己卖鸡蛋的钱交给尹明善,他就可以多出几块钱来批发针线。 在今日的人们看来,这是一个成功的资本运作,但是尹明善在50年前就想到并实践了,而且当时他还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 就这样,由于本钱无形中的扩大,生意自然也做大了。半年下

文档评论(0)

185****86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