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黄鹤楼(崔颢).pdfVIP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黄鹤楼(崔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鹤楼 【作者】崔颢【朝代】唐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简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 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开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 督杜希望 (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756 年) 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 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 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 名著当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 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 十二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 (又名蛇山)而 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 此 (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 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 深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 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 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 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横道中学语文组

文档评论(0)

aef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