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3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docx

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3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第三节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学习目标导航 教材整理11 教材整理1 1.农业 认知预习质疑 促进了北方封建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重点:分析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 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文明 进程的推动作用。 均田制的推行,促使农业生产在北魏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农民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调动起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农业因而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民营手工业也日趋活跃。 手工业部门中纺织业最为发达。 商业:日趋繁荣,平城、洛阳、长安等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 眾考?点拨 [深度点拨]北魏时期北方经济能够得到恢复的因素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北方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 性。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各族人民相互借鉴其他民族的生产经验,有利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 教材整理2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 表现 迁都前:北魏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于鲜卑民族之中。 迁都后:由于诸多改革政策的推行,有力地推动着以鲜卑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与 汉族的融合。 2?意义:为北朝末年实现民族的大融合奠定了基础。 思考?点拨 [深度点拨]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潮流是相互作用的。改革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 推动了北 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潮流是相互作用的。 改革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 推动了北 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而各民族的融合又巩固了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教材整理3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1 ?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异,为后来隋 唐的统一和经济繁荣准备了条件。 北魏创立的官秩从品制度和均田制度还为后代所继承。 思君*点拨 [深度点拨]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 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使游牧为主的鲜卑人变成农民,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 繁荣。 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巩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 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加强了民族的交流 与融合。 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的文化精华最终融于汉族文化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形成与发展。 阶段2 阶段2 ?探究用动逋关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均田制提咼了农民生产劳动 的积极性,这是孝文帝改革推 1亠? 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孝文 1-促进了」匕方封逮经济的发展一| 2.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 帝改 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得到共同提 苹的 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 \ ?影响 — 咼。 历史 1棵远1 作用 1 奠定「1审北统的草础 1 3.北魏孝文帝用改革的方式全 方位推动了鲜卑族政权的进 步,是不可多得的政治家、改 革家。 探究点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 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卜难得货咸悉在 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 百国千城,莫不欢附; 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 豕 。 ――《洛阳伽蓝记》 “周围百里”“天下难得 货咸悉在焉” “商胡贩客, 日奔塞下”等是理解史料 的关键信息。 史料二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 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中国再统一的工具”是 理解史料二的关键。 【史料应用】 根据史料一概括北魏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 因。 【提示】 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 来的促进作用。 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提示】 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 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 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史论拓展】 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特点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 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 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 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 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作用 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 奠定了基础。 成功原因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

文档评论(0)

138****0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