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4 页 共 NUMPAGES 14 页
安徽省淮北市绩溪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来,“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l B. 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D. 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B. 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涵义进行了阐述。 C.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 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 B.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C. 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 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答案解析】1. A 2. A 3. B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题干“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逐项分析 B项,“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杨柳”就是柳树。C项,“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原文不符,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文中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D项,“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不正确。由原文可知,借柳表达离人“对家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暨新高三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高三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合肥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_0.doc
-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_1.doc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高三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淮北市同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淮北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淮北一中、合肥六中、合肥一中、阜阳一中、滁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三上学期四模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_0.doc
-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10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柔性吊桥计算书程序.xls VIP
- 崔德山-岩土测试技术3-第1篇室内试验-土的理化试验.ppt VIP
- 2025小升初英语基础时态专项训练题及答案.pdf VIP
- 崔德山-岩土测试技术4-第1篇室内试验-土的力学试验.pptx VIP
-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3~2024学年).docx VIP
- 奥数应用题(和差、和倍、差倍).docx VIP
- (完整版)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doc VIP
- 小学英语 2024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咸滩区小升初英语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