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通过成语学习、识记、理解。 如:2、蟾宫折桂 《晋书.郗诜shēn传》记载,晋武帝有一次在东堂接见郗诜,问他:“卿自以为何如?”郗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在这个故事中,郗诜以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才华。因为流传着月亮中有桂树、月亮是广寒宫的神话,所以,此“桂林一枝”的“桂”被认为是月亮上的桂树。又因为神话中说月亮中有只金蟾,月亮也被称为蟾宫,因而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jìnshì)也称登蟾宫。于是,后来就形成了“蟾宫折桂”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应试得中。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四)通过成语学习、识记、理解。 如:3、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时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皇宫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sān kē)或三次优异成绩,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四)通过成语学习、识记、理解。 如:4、沆瀣(hàng xiè)一气 北宋钱易的《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僖xī宗乾符二年的科考,主考官崔沆发现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认为他是本家人,尽管(jǐn guǎn)崔瀣的考试成绩很差,仍然另眼相看,把他取为进士。于是一些考生嘲笑说,这场考试“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本来是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是在黑暗中飘荡的,考生们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结,臭味相投,倒是非常贴切。后来就用这一成语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座主、门生:唐进士对主考官尊称座主。明、清举人、进士亦用以称其本科主考或总裁官。进士们则自称门生。 第二十三页,共28页。 (五)通过名人故事学习、理解。 如:曾国藩,一位在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却有一个终生的遗憾,那就是自己获得的功名层次太低。 曾国藩23岁入县学,列第17名;24岁中举人,列第36名;28岁中进士(jìnshì),殿试三甲第42名,得赐同进士(jìnshì)出身。 徐珂的《清稗类钞》有记载: 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时,有一天,两个幕僚无聊时对对联玩。一个出上联“如夫人”,另一个就对“同进士(jìnshì)”;一个又把上联加为“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就对“同进士(jìnshì)出身”;一个再加“替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再对“赐同进士(jìnshì)出身”……两人正对得高兴,突听屋子里一声爆响,接着就见总督大人铁青着脸从里面出来,拂袖而去。两个幕僚莫名其妙,去问老幕僚。老幕僚一听,忙说:“你们二人赶紧收拾行李走人吧。哪壶不开提哪壶——你们不知曾大人就是‘赐同进士(jìnshì)出身’?”二人一听,马上收拾家当逃之夭夭——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权倾天下的曾大人居然也就是一个“同进士(jìnshì)”! 第二十四页,共28页。 四、随堂练习(liànxí) 第二十五页,共28页。 例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bīnɡ bù)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土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卷I语文试题 答案:D(选项中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误,封建君主时代只有皇位的下一任继承人才能称太子。) 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乡试的第二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时代,或称“掌书”,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 的最高行政长官。 ——芜湖市马鞍山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答案:A(选项中说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第二十六页,共28页。 例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主持、管理的意思。文中“知高平、潍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