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太极拳的九层功夫.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极拳的九层功夫 太极拳的功夫很难练到传说中的境界,人们更大的疑问 是:太极拳究竟能不能打 ?连练了九十多年太极的吴图南先生 都说, “太极拳推而不打” ,不能打,那又何以称为“拳” ? 在杨露禅、 郝为真所在的那个年代里, 甚至在阎志高的时期, 太极拳都是能打的,那么今天的太极拳为何只能推而不能打 人呢 ? 老拳谱太笼统,非到修炼至一定程度,不易领悟。 20 世纪下半叶的太极拳名家中,除郝少如、阎志高的拳论堪称 经典外,只有乐亶和郑曼青的著作能做修炼的准绳了。近期 吴文翰师叔又专门撰文介绍郑氏之著作。郑曼青先生有云: “若问余四十年之心得,却只有十二字,日:吞天之气,接 地之力,寿人以柔。 ”具体的练法,郑先生的大作里都有详 论,值得有心者去借鉴。 我在此要介绍一些学者在各个修炼层次中的操作方 法,也算是对那篇《太极拳十问》的补充吧。 第一层功夫:形正气顺。 有些自认为练的差不多的人会说: 这算什么功夫 !到公 园里看一看,就这功夫有几个人能练到的,不是低头猫腰, 就是挺胸凸臀。练传统的还别瞧不起人家专业的竞技武术, 2007 年的春节晚会上, 最出彩的节目就是那几位太极拳冠军 表演的《行云流水》 。那应该是形正气顺的典范,形正不仅 是一种美,而且形不正则气不顺。冠军们连续不断地腾空二 起腿和转身腾空摆莲,不仅轻灵飘逸,有滞空感,而且落地 后气不长出, 面不改色, 哪一位练传统的有这份功夫 !竞技运 动员不练内功,不练技击,更不练推手,几年、十几年就练 一个形正气顺,就能出这么大的功夫。 如何能够正形,窃以为吴图南先生所说的: “松功之要, 首在提举,提举愈高,下落愈速。 ”这几句话最重要。所谓 “提举”者,与“虚领顶劲”有吻合之处。太极拳要练出轻 灵的功夫,必须要松,吴先生有云: “松功如高举珠,悠然 而断,有如断线珍珠,粒粒下落,如珠走盘,圆活异常,节 节贯串,鱼贯而上,方显活泼而不迟滞。 ”凡练太极,只能 打慢拳,不能打快拳者,皆是不得“虚领顶劲”之要领,更 不知“提举”之后松的滋味,还在那儿自诩一套拳能打一个 多小时,有多大的功夫呢 ! 那么 “提举”如何练呢 ?是不是用脑袋把身体提起来, 就是“提举” ?笑话,你非把自己顶出个高血压不可 !虚领顶 劲时头部的肌肉要绝对放松,百会穴只有松开了,才能“吞 天之气”。所谓“提” ,是要提起“百劳”穴后面的那根筋, 这根筋连着整个脊骨的各关节,如能将这根筋提起,则脊椎 各关节自然会成为被串起的珠子了。过去练太极拳或其它内 家拳者都先让这根筋腾起来,有运用“肘会飞金晶”或“峨 嵋十三桩”等方法的,八卦掌的拉磨式也是拧筋出槽的最好 方法。 腰是太极拳行功的关键环节,前辈说:腰劲宜往下 沉。如何沉法 ?命门要向后微微鼓起, 尾闾向前向下找双脚之 涌泉,双臀向脚后跟溜。 腰劲沉好了, 才能以丹田转动全身。 有些练武式太极者,多将夹脊穴隆起,据说与修炼敛气入骨 时的功夫有关,其实不然。腰和顶是太极拳形正的关键,形 正才能气顺。 气顺之法则是调息,即丘处机先师所云: “使呼吸至根 蒂吸自外而内,呼之亦人内。 ”吸气自然,呼气用意念降至 丹田,有铸剑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