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古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一、“而”字的用法 《说文》“而,须也。”本义是胡须。例如, 《周礼·考工记》:“必深其爪,出 其目,作其麟之而 。”秦汉后不用。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人称代词、连词、 . 语气词。作人称代词和语气词的“而” ,中古以后渐少以至消失。 (一)用作代词 用作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这”、 “这样”。) ⑴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 父乎?” (《左 . 传·定公十四年》 ) ⑵余,而 所嫁妇人之父也。 (《左传·成二年》)(而,指魏颗)⑶汉王曰: “吾翁 . 即若翁,必欲烹而 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 . ⑷预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 “而可以报智伯矣!”(《战国策·赵策一》) . ⑸同是被逼迫,君而 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 (二)、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 白章。 . ⑵颜回曰: “端而虚,勉而 一,则可乎?” (《庄子·人间世》)(态度端庄而又内 . . 心虚静,勤奋自强而又精神专一,这样可以了吗?) ⑶台高而 安,深而 明,夏凉而 冬温。 (《苏轼文集·超然台记》)⑷故子贡一出, . . . 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 霸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⑸明者远见于未萌,而 智者避危于无形。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然后”) ⑴孔子登东山而 小鲁,登泰山而 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⑵入境而 问禁,入 . . . 国而 问俗,入门而 问讳。(《礼记·曲礼上》)⑶予既烹而 食之。(《孟子·万章上》) . . . (以上3 例皆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 ) ⑷君亲无将 (不许判乱),将而 诛焉。 (《公羊传·》庄公二十三年) (而:相当于 .. . “则”,就。表条件与结果上的承接关系。 ) ⑸虞不用百里奚而 亡,秦穆公用之而 霸。(《孟子·告子下》)(此例表示事理上的 . . 承接,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原因,可译作“就” 、“因而”。) ⑹勿以恶小而 为之,勿以善小而 不为。 (同⑸) . . ⑺玉在山而 草木润,渊生珠而 崖不枯。 (《劝学》)(同⑸) . . 3、表示状中关系 。(相当于“地”) ⑴启呱呱而 泣。 (《尚书·皋陶谟》)(表动作的特征、方式) . ⑵子路率尔而 对曰。 (《论语·先进》) . ⑶呼尔而 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 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告子上》) . . ⑷吾尝跂而 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