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铁质兵器之“百炼法”
古代铁质兵器之“百炼法”
2012-06-06 11:21
“兵者,国之大事”。“武器孰精”是影响军事战斗力强弱的
“大事”,也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恩格斯说:“暴力的胜
利是以武器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生产本身又是以一般生产
力为基础的”。兵器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冷兵器的
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是由石兵器、铜兵器到铁兵器的。据
文献资料显示, 铜兵器的极盛时代主要是商、 周及春秋时期。
而战国以后,就进入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
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 2% 以下,钢的主
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碳是是最重要
的硬化元素,它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所以含碳量越高,
钢铁的质量就越坚硬、耐磨。而生铁是含碳量大于 2 %的铁
碳合金,坚硬、耐磨、铸造性好,所以生铁制造的兵器兼备
较高的硬度和韧性,且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铁制钢技术
的出现,使得铁质兵器形制和性能不断改进,这极大地提高
了军队作战能力,促进了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形式的变化,
从战国时期就开始取代青铜兵器, 成为战场上的“国之利器”。
“国之利器”为何而“利”?
兵器质量的优劣和数量的多少,对战争的胜负产生重要
影响,所以它的制作材质及制作水平也应该是军事实力的最
基本标志。
统观四干年的中国金属史,可以说整个钢铁生产仍以生
铁冶铸为基础,由此产生了焕发异彩的中国古代和中世纪发
达的钢铁文化。生铁制钢技术主要包括战国早期的铸铁退火
技术及战国时期的铸铁脱碳成钢技术,始于西汉末年的炒钢
技术及形成于东汉末年的“百炼钢”技术,以及魏晋南北朝的
灌钢技术。这些生铁制钢技术的发明与进步,促使了我国古
代铁兵器的发展,使得铁兵器性能上和数量上都逐步替代了
铜兵器,最终在东汉时期取代了铜兵器而占主导地位。下面
就以生铁制钢技术为基础来分析我国古代铁兵器的制作技
术:
(一)块炼铁渗碳钢技术
世界上各地区冶铁发展史都是从块炼铁开始的,与世界
上其他地区冶铁术的发生相类似,中国的人工冶铁也是从块
炼法起步。早在西周时期,钢铁制的兵器就开始出现, 1990
年河南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出土的铜茎玉柄钢短剑( M2001 :
393 )、铜内铁援戈( M2001:526 )、M2009 出土的铜骹铁叶
矛( M2009:703 ),经金相鉴定材质系块炼渗碳钢制作,是
已发现年代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钢制品。
(二)铸铁退火技术
生铁的性能特点是硬并且耐磨, 但生铁性脆, 不耐磕碰。
在使用生铁工具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生铁的这些弱点,这
势必促使人们寻找使生铁变软的方法,从而导致了铸铁退火
技术的发明。退火技术是战国初期出现的热处理方法,是一
种韧性铸铁工艺。到战国中晚期,已广泛运用退火技术,降
低了生铁的脆性儿提高其坚韧性,用它作为兵器铸造的原料,
使制成的兵器具有锐利的锋刃。
铸铁退火技术是中国古代铸铁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从
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至迟战国早期,可能更早已发明
了铸铁退火处理技术。苗长兴、吴坤仪、李京华通过对出土
铁器的研究与鉴定,指出铸铁退火技术是中国古代铸铁技术
的一项重要发明,是将铸铁件 (器物或板材 )加热到一定温度
并保温一定时间,改善生铁的脆性,获得一定韧性的技术。
因而铸铁退火技术也称作铸铁柔化技术。
铸铁退火处理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普遍应用,扩大了生
铁的应用范围, 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 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
到西汉中晚期发明了炒钢技术,至迟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