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脉介入手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直接 PCI 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堵塞冠脉的
开通率在 95 %以上,是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最佳
的治疗策略。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接受直接 PCI 治疗的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尽管已经开通了相关梗死冠脉血管,心肌组织
仍不能获得完全再灌注,心肌血流量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
“无复流现象”。1974 年 Kloner 等首次在狗的心肌缺血再灌
注模型中对无复流现象进行描述。 据报道高达 60 %的急性心
肌梗死的患者接受直接 PCI 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现象。无复流
现象的发生机制复杂,包括远段血栓栓塞、白细胞浸润、血
管收缩、炎症通路的激活、细胞水肿等,最近的研究显示血
管损伤、心肌内出血在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综
述。
1 无复流现象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预测因子 1.1 缺血性损伤
无复流现象起始于最初的严重缺血性损伤。 100 g 心肌组织
的血流量小于 40 ml/min 就可以产生严重的缺血性损伤,导
致不可逆的心肌细胞和内皮受损。内皮损伤促进红细胞、粒
细胞、血小板等聚集形成栓子,覆盖于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并
向管腔内突出,使微动脉管腔面积变小、血流速度变慢,并
且心肌梗死区域间质高度水肿,导致微血管受压,从而可造
成微血管缺血性损伤。
1.2 再灌注性损伤 再灌注性损伤使缺血所造成的损伤进一
步加重。损伤的心肌组织中微循环的血流量恢复至 100
ml/min (每100 g 心肌组织) ,就会加速心肌肿胀、 组织水肿、
内皮细胞破坏和炎症,从而造成再灌注性损伤。恢复灌注后
数分钟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同样对再灌注性损伤产生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形成的微栓子造成微循环管腔的堵塞,
以及再灌注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α-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
冠状动脉微血管收缩对无复流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1.3 内皮损伤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为一层厚度约 200 nm 带
有负电荷的糖蛋白、黏聚糖包裹形成的蛋白多糖复合物,这
层包膜可调节血管内皮发挥正常的功能。电子显微镜下冠状
动脉无复流发生区域的上述结构遭到破坏 ,再灌注过程中产
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及氧自由基等物质也会损伤这层包膜 ,使
蛋白多糖复合物甚至彻底破坏 ,从而暴露白细胞黏附位点 ,导
致内皮功能障碍 ,进一步影响微循环。
1.4 远段血栓栓塞 破碎的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微血栓是 PCI
术中堵塞微血管,形成远端栓塞的主要物质。微血栓除了堵
塞微血管系统外, 还通过促使单核 / 巨噬细胞浸润和肿瘤坏死
因子 α的分泌来诱导炎性反应。以往的研究发现,栓塞的血
管中 5-羟色胺、血栓素 A2 及肿瘤坏死因子 α均明显升高,
并且后两者可以协同 5-羟色胺加强血管收缩。 以上机制促进
心肌梗死患者 PCI 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1.5 梗塞面积 先前的研究发现大面积的心肌梗死与无复流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肌坏死所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仓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课件全套- 刘志坚 1.1-什么是智能仓储 ---8.1-单元模块的布局及优化.pptx
- 非招标方式采购文件示范文本6.20.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全套教材例题课后习题变式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实验室及化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pdf VIP
- 2025年护理技能竞赛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02J331地沟及盖板图集.pdf VIP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课件.pptx VIP
- 2021年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1.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课件.pptx
- Zebra斑马ZE500使用说明书.pdf
- 第八章 基因工程寄生虫疫苗.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