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和野生中药材灯盏花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docVIP

栽培和野生中药材灯盏花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栽培和野生中药材灯盏花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 栽培和野生中药材灯盏花的近红外光谱鉴 别模型 第27卷,第10期 2007年10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01.27,No.10,pp1959—1961 sDec;lOscopyandSpectralAnalysisOctober,2007 栽培和野生中药材灯盏花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 李国辉,张录达,杨建文.,王冬,刘芳,赵丽丽. 1.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94 2.云南省红河州灯盏花研究所,云南泸西652400 3.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北京100082 摘要分别在2台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上采集了43个栽培和野生中药材灯盏花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 光谱,提取光谱信息的15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99%以上.以2O个灯盏花样品作为建模集,15个主成 分作为网络学习输入层的15个节点,在2台仪器上用2套光谱分别建立了识别栽培和野生灯盏花样品的 BP一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预测集的23个样品用于实际鉴别分析.两台仪器上的建模集样品模型回代正确识 别率均为100%,预测集样品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100%和95.7%,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法进行栽培 和野生中药材灯盏花的快速鉴别是可行的. 关键词灯盏花;近红外光谱;BP模型 中图分类号:0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593{2007)10—1959—03 引言 灯盏花(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一Mazz.)又名 灯盏细辛,属于菊科(Compositae)飞蓬属(ErigronL.)植物, 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红河,文山, 玉溪,楚雄,曲靖,大理,丽江等地海拔1200~3500m的 开阔山坡草地和林缘地带.灯盏花是云南省特有的天然药物 资源,主要功能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积,止 痛,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所致的瘫痪及脑后遗症等具有明显的 疗效.灯盏花类药品是目前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和脑溢血 后遗症最为良好的天然生物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着, 有效率在95%以上,且性味甘温,毒副作用小,民间利用历 史悠久,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中草药品种和中医治疗心 脑血管疾病临床必备急救药品,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5 年规定的全国中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口].由于人们对该 类药物需求的不断增长,通过采挖野生资源的方式已经不能 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经多年的引种驯化研究与实践,红河 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泸西县实现了灯盏花的规模化种 植[. 灯盏花的主要药用成分是灯盏乙素和少量灯盏甲素2个 黄酮类化合物[3],其中灯盏花乙素含量占黄酮的95左右, 具有减少血小板计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体内凝血功能 及促进纤维活性的作用[4]. 栽培灯盏花和野生灯盏花的灯盏乙素成分含量相差较 大,但外观没有显着差别,无法凭肉眼区分.灯盏花乙素的 测量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液相气谱法和电泳法【5] 等,由于步骤繁琐,很少用于快速识别. 近红外光谱区介于可见光区与中红外光区之间,波长范 围为350012500cm_..通过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生物 样品中所有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信息.近红外光对物质 的穿透能力较强,所以进行近红外分析不需对样品作任何化 学分析的前处理.近红外光谱分析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 染,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目前近红外在农产品中已经得 到广泛应用[6],刘沭华等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模式识别 技术鉴别了中药材产地啊;汤彦丰等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和光 栅型近红外光谱仪对中草药大黄进行了鉴别;张录达等以 支持向量机(SVM)模式识别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 谱建立了大黄样品真伪识别模型_g].但是利用近红外光谱法 对栽培与野生的中药材灯盏花的识别分析还未见报道,本研 究依据灯盏花的组份包含含氢基团的结构信息,测定灯盏花 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建立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实现了快速 识别野生和栽培灯盏花样品. 收稿日期:2007—02—10.修订日期:2007—05—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7507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项目(2oo2AA248o51,2OO2AA243Ol1)和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210A03,2002BA518A-05)资助 作者简介:李国辉,1962年生,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通讯联系人 e-malt:zhang[d@cau.edu.cn 1960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第27卷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实验所用仪器为Verctor22/N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 谱仪(Bruker公司)和PESpectrumoneNTS傅里叶近红外光 谱仪(P

文档评论(0)

岁月静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