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历史_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学习目标: 1.列举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通过条约的内容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开眼看世界的进步意义和局限 二、教材分析 《两次鸦片战争》作为课本专题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开篇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文明发展轨迹的必然碰撞,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本课共分三目。第一目“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重点在于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通过制度先进并四处扩张的西方列强和制度落后且闭关自守的清政府之间的对比,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第二目“两次鸦片战争”讲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重点在于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分析战争的影响即鸦片战争所引起的中国社会性质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目“开眼看世界”讲述的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出现也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之一,重点在于认识新思潮的进步意义和局限之处。本课的核心内容在于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通过学习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腐朽的制度和自我封闭只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先进的制度、开放的姿态和善于借鉴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何等重要。 建议授课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英国到中国要经过非洲好望角,六个月时间,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其实战争的第一发子弹是在1793年射出的。 图片展示1793年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图片,提示注意马戛尔尼行跪拜礼。 材料一:乔治三世的表文:贵国兴盛,为各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平等友好往来的好时机。本国臣民曾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受益。 ——《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 阅读材料,英国的要求是什么? 材料二: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赦谕:……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英使马嘎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 面对英国的要求,清政府的态度如何? 请大家思考:西方学者依据这张图片说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为争取“外交平等”而战。果真如此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图片,引用西方混淆是非的说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已知事件进行新的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 预设:不是。这是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过渡】:这场战争真正是为什么而战?这是本节课我们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明白为何而战也就明白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按英国国务大臣邓斯达的指示,马戛尔尼以照会形式向清政府提出六条要求: ( 1)开放舟山、宁波和天津对英贸易; ( 2)援俄国旧例 ,准许英人在北京设一货栈 ,买卖货物; ( 3)将舟山 附近一个岛屿让与英国 ,以便英人居住和存放货物; ( 4)将广州附 近一块类似的地方让与英国; ( 5)英货自澳门运往广州减免过境 税; ( 6)英商只按清廷公布的税率纳税 ,不另纳税。 ——刘存宽《试论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动因》 思考:英国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凭什么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预设:这是赤裸裸的侵犯中国主权。乾隆断然拒绝,英国人不提自己的无理无耻要求,大肆渲染的却是跪拜礼,是大清拒绝英国通商的要求,歪曲是为争取通商和外交平等而战。 (二)新课教学 【过渡】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处境: 一、探原因: (1)看图片,观看视频《复兴之路》结合课本90——91页内容,填写表格 中国 英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对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以初中知识储备为依托,更全面掌握战争爆发的背景。 【预设】当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中国依然陶醉在“天朝上国”式的封建社会的迷梦中而不自知。 (2)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大致完成。当时的英国已拥有 “世界工厂”“海上霸主”的称号,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自认是大国强国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他国为所欲为了。那这些称号英国是如何得来的? 【师生互动归纳】对。是靠殖民扩张和武力掠夺而来,正当贸易与海盗劫掠行为相结合。 【设问】这场战争是为鸦片而战吗?是通商战争吗? 【师生互动归纳】鸦片是英国为扭转正当中英贸易中的贸易逆差而输入中国的。英国在明知鸦片是毒品仍将鸦片输入中国,只是为获取高额利润,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可言喻的伤害。为鸦片而战不过是扭曲事实,掩盖自己的罪行而已。 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英国资产阶级占领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摆脱危机的愿望更加迫切。所以也不是正当的通商之战。 【预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林则徐的禁烟只是英国的借口而已。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