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备考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 年 xxx 学校中考备考方案 为了迎接 xxxx 年的中考,确保我们学校中考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 法的推进,特拟定此中考备考方案。 一、备考指导思想 我们的中考备考工作要以 “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工作主线,在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的总体理念指引下,本着 “求真务实, 以生为本 ”的原则,要从 “早”、“紧”、“严”、“细 ”、“实 ”、 “好 ”六字上下功夫,贯彻落实 “三要 ”精神,即一要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二要统筹兼顾,既要夯实学生基础,又要搜集中考信息, 研究命题趋势, 重视尖子生提高同时更要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三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学生 学习与思想教育两手抓, 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两手都要硬。 调动一切有利的积极因素, 着眼 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做好 2014 年的中招备考工作,努力实现我校 2014 年中考中中考综合 指数、四率一分各项指标提高 5 个名次的中考目标。 二、中考备考领导小组 组 长: xxx 副组长: xxx 组 员:各中层领导、初三年级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三、具体措施 (一)、全面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类型制定学生备考计划。 教师要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检测情况,把我们的学生分出四类基本学生 (不含体育分数):尖子生( 72 分以上)、学困生( 10 分以下)、目标生( 55 分以上)、 临界生( 31 分以上)。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在第二次月考后制订出四类的学生的名单和培 辅计划并交到教务处, 教务处将根据此计划来跟踪老师们的辅导情况。 九年级全体科任教师 要清楚各班确定的培优对象, 对本学科比较薄弱的培优生要利用课余时间 (每天晚下午放学 的半个小时或晚自习)加强辅导,使之平衡发展。同时顾及全面,努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 困生,做到以点带面,争取全面提高。 1、注重培养尖子生和目标生() (1 )培优工作以班级为单位,( 1)、( 3)锁定最具潜力的 20 名左右的学生,其它 班锁定最具潜力的 5 名左右的学生分科进行培优。 (2 )制定尖子生的培养措施, 对尖子生的培养要做到对象落实、 教师落实、 时间落实、 措施落实。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3)根据学科实际,加强薄弱科目的教学,争取全面提高复习效果。 2、动态帮扶 “临界生 ” (1)对 “临界生 ”,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予关 心。对他们有 “压”,更要有爱、有导,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 满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看到希望。 (2)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课堂听课、作 业、基础测试等环节,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 ”,缩小与尖子生的成 绩差距。 (3)班主任要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差在哪科、差在哪里、差的原因是什么,并与科任 教师共同研究措施予以补救。 每次的测试、 模拟考试, 都应对照分析 “临界生 ”的分布与变化, 对进步快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 3、积极转化 “差生 ”(学困生) 我校存在着一批成绩较低的所谓 “差生”,他们是提高平均分数最大的 “潜力股 ”,只要我 们工作得当,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对“差生 ”的管理,重在心理调整,让他们养成习惯,提高兴趣,增强自信;要分 出层次,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拔高。 “差生 ”的中考复习要采用抓大放小的策略。对于 “差生” 要学会舍得抛开难题,力求基本题少丢分,中档题多拿分。 (2)“差生 ”中考复习要坚持 “小步子,密台阶,勤反馈,多鼓励 ”的原则。 (3)“差生 ”的心理辅导,重在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要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 适合他们的目标,要努力让他们对学习痴迷,并对此乐此不疲。 4、教务处要利用表格进行学生成绩进行量化分析,每月考试之后分析其走势。 (二)、认真研读近年课程标准、考纲、中考试题,把握中考动向。 1、研究方向和热点 在复习阶段,应加强对中考命题研究和考纲的研讨,研究近年来中考的命题走向、题 型和考试要求的变化, 减少初三复习的盲目性。 要充分重视考纲和中考新动向, 明确考什么, 怎么考。同时积极参加省、市考前复习研究活动, 关注命题热点。 备课组应注意中考典型试 题的收集, 组织全体毕业班教师细心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及各地中考模拟题, 保证吃透 “中 考说明 ”,揣摩中考最新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做 到紧跟中考步伐。 2、多渠道获取复习资源 要重视中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加强各类资源筛选与利用,提高训练效 益。要经常与教研室及其他学校保持联系, 保证

文档评论(0)

dianxi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