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电阻应变效应
2.2 应变计的主要特性
2.3 应变计的粘贴
2.4 电桥原理及电阻应变计桥路
2.5 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2.6 电阻应变仪
2.7 应变式传感器
2.8 几种新型的微应变式传感器 ;2.7 应变式传感器 ;(1)测量范围广、精度高。
测力传感器,可测10-2~107N的力,精度达到0.05%FS以上;
压力传感器,可测10-1~107Pa的压力,精度可达0.1%FS。;(2)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对于称重而言,机械杠杆称由于杠杆、刀口等部分相互摩擦产生损耗和变形,欲长期保持其精度是相当困难的。
采用电阻应变式称重??感器制成的电子秤、汽车衡、轨道衡等,只要传感器设计合理,应变计选择确当,粘贴、防潮、密封可靠,就能长期保持性能稳定可靠。
;(3)频率响应特性较好。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已可将电路甚至A/D转换与传感器组成一个整体,传感器可直接接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4)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一般电阻式应变计响应时间约为10-7 s,半导体应变计可达10-11 s。若能在弹性元件上采取措施,则由它们构成的应变式传感器可测几十千赫甚至上百千赫的动态过程。;(5)易于实现小型化、整体化。
只要进行适当的结构设计及选用合适的材料,应变式传感器可在高(低)温、高速、高压、强烈振动、强磁场及核辐射和化学腐蚀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2.7.1 弹性敏感元件
不仅对于应变式传感器,对其他某些类型的传感器,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技术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传感器工作过程中,一般是由弹性敏感元件把各种形式的物理量转换成形变,再由转换元件(例如电阻应变计)转换成电量。
所以在传感器中弹性元件是应用最广泛的元件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及精度,有时还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 ; 通常弹性敏感元件具有以下性能要求:
(1) 弹性储能(应变能)高。
弹性储能是材料在开始塑性变形以前单位体积所储存的弹性能。它表示弹性材料储存变形功而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 通常弹性敏感元件具有以下性能要求:
(2)具有较强的抗压(或抗拉)强度,以便高载荷下的安全。
(3)受温度影响小。弹性模量温度系数小而稳定,热膨胀系数小。; 通常弹性敏感元件具有以下性能要求:
(4)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性能, 易于机械加工及热处理。
(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6)热处理后应有均匀稳定的组织,且各向同性。
(7)具有高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
; 2.7.2 应变式测力与称重传感器; 1. 柱式传感器;;截面积随载荷改变所导致的非线性:筒式结构可使分散在端面的载荷集中到筒的表面上来,改善了应力线分布;在筒壁上还能开孔,形成许多条应力线,从而与载荷在端面的分布无关,并可减少偏心载荷、非均布载荷的影响,使引起的误差更小。;2. 轮辐式传感器;矩形辐条产生平行四边形的变形 ;轮辐式传感器测量桥路 ; 3.悬臂梁式传感器;悬臂梁式传感器结构图; 悬臂梁式传感器一般可测0.5kg以下的载荷,最小可测几十克重。悬臂梁式传感器也可达到很大的量程,如钢制工字悬臂梁结构传感器量程为0.2~30t,精度可达0.02%FS。悬臂梁式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应变计容易粘贴,灵敏度高等特点。;4.环式传感器;表2.1 几种应变式测力与称重传感器的性能 ; 2.7.3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图2.32 筒式压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当应变管内腔与被测压力相通时,圆筒部分周向应变为;2.膜片式压力传感器;当膜片一面受压力p作用时,膜片的另一面(应变计粘贴面)上的径向应变εr和切向应变εt为;在膜片中心即x=0处,εr和εt均达到正的最大值,即
;3.组合式压力传感器;2.7.4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假设悬臂梁为等强度梁,作加速运动时梁根部的应变为:
; 若梁的上下各贴两片应变计,组成全桥,则灵敏度又是上式的两倍。
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
;2.8 几种新型的微应变式传感器 ;若存在压阻效应:
; 单晶硅为立方晶体,是各项异性体,压阻系数矩阵为;π11、π12、π44随材料的掺杂类型、浓度和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对P型硅,切向压阻系数π44有最大值;对N型硅,纵向压阻系数π11有最大值。对单晶硅:; 2.8.2 敏感元件加工新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