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四个阶段.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50年代中期,斯大林时期,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由于共同的敌人德、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美苏两国合作的基础消失,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在战争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表示:我们愈快要把敌人消灭,胜利者彼此的分歧便愈要显著。在罗斯福逝世前夕,就在给丘吉尔的电报中同意丘吉尔提出的对俄国人“采取坚定和不客气立场”的劝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就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两院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此后美国相继出台了“马歇尔计划”、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凭借自身的雄厚的实力,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对此,苏联被迫作出反应,于1947年成立了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与北约正式对峙的华约,美苏两级格局形成。这一阶段,美苏互有胜负:1948年发生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而结束;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以美国的失败,苏联的支持下的中朝两国胜利结束。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赫鲁晓夫时期,美苏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特点是双方既有缓和又有争夺,优势在美国。由于美苏力量对比的消长,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与美国平起平坐,开始以缓和姿态处理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了政策,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战后20年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实力大增。同时期的苏联则进入赫鲁晓夫时代,进行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显著,与美国拉开了差距。因此,50年代末,苏联采取了稳步发展自己实力的策略,赫鲁晓夫积极鼓吹“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希望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而美国也采取了用和平手段取得胜利的以促进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变化的“和平演变”策略。于是在1959年,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战后美苏首脑的首次会谈,形成美苏渐趋缓和的“戴维营精神”。但是美苏的矛盾依然存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就是明证,危机的解决表明优势还在美国手中。从50年代到60年代,美、苏关系仍处在冷战的发展时期,但是双方的政策已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勃列日涅夫时期,继续保持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主政苏联,进行改革,虽没取得大的突破,但在军事工业上却可以和美国一较高下,战略上处于优势。美国在对外战略中开始收缩自己,积极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构筑中、美、苏大三角的外交态势。   1964-1971年:强硬政策的延续。勃列日涅夫上台伊始,主张与美国和平共处,但由于美国在全球处于攻势,包括介入越南战争,封锁古巴,对苏联也比较强硬,因此勃列日涅夫也比较强硬。 1972-1979年:美苏关系改善,苏攻美守。这一时期的美国却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加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和长期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战略上处于劣势。苏联趁机缩小与苏联的差距,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呈现苏攻美守的态势。1972年尼克松访苏,共同主张裁军,限制核武器等进攻性战略武器的使用,发展两国间经济关系。 1979-1982年:有限的强硬政策。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引起美苏关系的紧张。1981年里根上台后,提出“重新武装美国”,勃列日涅夫给予强硬回复。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    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依然无法走出“斯大林模式”的阴影,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改革进入僵化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不满情绪不断增长,苏联社会陷入因境,开始感到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已明显落后。苏联在进入80年代之际,为继续同美国争夺,它急需一段喘息时间。近年来,苏联的注意力已更多转 向国内。其战略思想已从夺取军事优势转变为保住军事均势。在全球战略上改变了咄咄逼人的姿态,采取有限度的收缩政策,尽力保住70年代扩张的地盘。 美国通过继续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逐渐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第三产业的勃兴和“新经济”日益发展,美国的实力增长。里根上台后制定了“星球大战”的计划,推行“里根主义”,成为重振美国霸权的新起点。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