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一、项目基本概况
河道现状
先导区内河流主要有运粮河和丁村沟。
a) 运粮河
运粮河属于淮河流域, 涡河水系,起源于中牟县万滩乡万庄村南, 东南方向途径东漳南、秫米店北、大胖西、老饭店西、朱仙镇东、大 李庄西,在开封县大李庄乡,四合庄西汇入涡河,全长 53.27km,总 流域面积214km2其中中牟县境内长,流域面积,规划区内河道长 度,是先导区, 乃至中牟县的一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运粮河属于季 节性河流,在平面上基本保持了其自然河形,岸线有一定的蜿蜒,河 道两侧滩地及堤防顶部有速生杨林, 枯水期基本无基流, 河流水质较 差。
2005 年按三年一遇除涝, 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 治理长 度,出境处设计排水流量s。它是狼城岗干渠和丁村支渠区域的主要 排水河道,主要支流有丁村沟(沟长)和运粮河支沟(沟长 5km)。
设计排水能力 m3/s ~ m3/s ,目前排水能力为设计能力的 70%。
b) 丁村沟
丁村沟属运粮河水系,位于丁村支渠与赵口总干渠 1 号沉砂池第 I条渠之间,发源于万滩镇关家村,流向东南,流经万滩镇、雁鸣湖 两乡镇,经小朱村、岳庄、丁村南,再向东南,穿中东公路,至朱固 村南入运粮河,全长,流域面积。其中中牟县先导区内河道长度为。 现状来水主要为上游村庄的生活污水, 以及雁鸣湖的侧渗水, 现状水 质较差,河道内局部有生活垃圾。
1998 年丁村沟进行了清淤, 至今未再次治理过, 它是示范区内的 一条主要排水沟道。设计排水能力 3 m3/s ~15 m3/s ,目前排水能力 仅为设计能力的 80%。
河渠均为季节性河流,现状河渠水系受周边工业污染相对较轻, 主要受沿河村镇生活污水、 农田排水和降雨径流污染影响, 部分河渠 河床内及两侧垃圾较多,旱季时基本成为排污沟,污染严重,水质均 为劣 V 类,无法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河流生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 严重 影响先导区环境质量。
项目意义 项目的建设对改善运粮河与丁村沟的河滩生态环境,提高运粮河 与丁村沟的河道水质, 创造良好的滨水环境, 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 统的良性循环,提高政府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规模
根据中牟先导区提供的数据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推算及依 据国家相关政策,本方案确定该人工湿地的处理规模为 300m3/d ,采
用潜流与自由表面流组合工艺方式处理方案。
经济技术指标
1、总投资: 元
2、吨水投资为:F1 = / 300=元。
二、前言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对SS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 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 SS被填料和植物
根系阻挡截留。
对有机物: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 除去。
对N P: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 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 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 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 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 反硝化作用将 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三、设计依据及原则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修正 )《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 GB8978- 1 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5-201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建城[2000]124 号)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 建标 [2001]77 号) 设计原则
(1) 对河水中污染物进行分析比较,结合要求达到的处理后排放 水水质标准,提出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
(2) 处理工艺力求达到节能、低耗,且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占 地面积少,施工方便,投资省。
以环保法规和有关规范、标准为依据,确保污染河水处理后 达标排放。
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噪音、臭气、固体废弃物等;
工程设计注重本工程实际运行的灵活性和抗冲击性,提高其 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工程建设坚持环保、生态化,处理后的出 水补充运粮河及丁村沟景观用水,做到水资源化循环利用。
四、项目设计的针对性
本方案设计保证出水达到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