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诈骗安全知识学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生防诈骗安全学问学习 提示同学们从自己做起,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范的同时,主动向亲朋朋友做好宣传,防范各类诈骗。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整理的“高校生防诈骗安全学问学习”,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生防诈骗安全学问学习【一】 通过几个案件的学习,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这个年代,银行也同时面对着来自多方面非法分子违法操作的案件风险,如票据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非法分子企图运用客户信息、银行的微弱环节进行诈骗,此类案件在近几年呈高发状态。 而作为银行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经办业务挺挺直触客户,提高自身的防诈骗才能尤为重要,既担负着避开银行的经济损失,又担负着告诉客户风险点的义务。在自身操作技能上必需做到规范操作无懈可击,严格按流程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决不能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工作中要当心客户的大体辨别,以及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该核实的`必需核实,需要客户供应有效证件的,必需供应做到位,避开虚假操作。遇到大额转账、汇款业务要多问一下其用途,电子银行业务多给客户做一下安全提示,比如密码的保管和用法流程,这些都是很有需要的,可以很有效避免客户资金被骗。 所以在以后的业务经办中,让自己多一份细心,给客户多一份业务的交流和温馨提示,可以很有效堵截非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高校生防诈骗安全学问学习【二】 一、诈骗者常用骗术 1、假冒身份,流窜行骗。诈骗分子运用虚假身份、证件等与人来往,骗取财物后矫捷离开。且诈骗地点,居住地点不固定。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诈骗分子运用新生入学,学生人地生疏、结业生择业心切等心理,以帮学生找熟人、拉关系为学生办事为由行骗。 3、聘请为名,设立圈套。诈骗分子运用高校生家住农村、贫苦地区、家庭困难等条件。抓住学生勤工俭学减轻家庭承担的心理,以聘请推销员、服务员等为诱饵,虚设中介机构收取费用,骗人财物。 4、以次充好,歹意行骗。诈骗分子运用学生社会经验少,购买商品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到宿舍或私定的场所销售伪劣商品,骗取钱财。 5、虚请家教,实为掠色。诈骗分子运用假期学生担负家教之机。以虚请家教为名,专找女学生骗取女生的信任,骗财又骗色。 6、细心策划,网上行骗。诈骗分子运用学生上网机会,在网上用假名交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之后打印成文找你吓唬:拿钱了事,否则就交XX地处理进行威逼,诈骗财物。 二、受骗原因俗话说:贪小低廉吃大亏。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都是由于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低廉,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 1、高攀门弟的心理。一些人沾染拍马屁的习惯,一见高级干部及子女的出现,就顶礼膜拜、见之恨晚,这样很简洁成为诈骗的对象。 2、利令智昏的心理。有些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真假不分,眼睛只盯在钱眼上,警惕全无。 3、封建迷信的心理。轻信神、鬼、命运。不信任客观实际,不懂装懂,轻意信任对方。 4、崇洋媚外的心理。贪图享受,追求国外生活,上当受骗。 三、如何防骗 1、看穿身份伪装。诈骗分子经常以各种假身份出现:国外代理商、XX领导亲属、华侨、军官等。有时用托称来人是XX首长乘XX高级车等。遇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表态,不要草率信任,要仔细观赏,从言谈话语中找出马脚,裁决真伪。 2、看穿手法转变。诈骗分子经常变换手法,如转变姓名、年纪、身份、住址等。此地用A名,换地用B名,而诈骗分子一身多职,时而港商、时而华侨、时而高干子弟、时而专家学者,但全是假身份。因此要察觉对方多变的现象,从中引起警惕找出疑点,看穿其真面目。 3、当心反常。假如您对犯罪分子仔细观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察觉有反常现象:别人办不了的事他能办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他能买到;别人犯法他能担保等。这些与常规差距很大,虚假性就越大。因此对这些谎言,要沉着思考看穿圈套。 4、小心麻醉剂。诈骗分子为了到达目的,有时也用害人本领,有时宴请、有时赠礼或投其所好,不惜花本,吃小亏占大低廉诱你上当。 5、主动出击,打破圈套。请你通过犯罪分子的讲话腔调、谈语内容以及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名地点,对社会的理解等看穿其真面目;从犯罪分子的举止行动、行为习惯、业务常识、所谈及人的姓名、职务、住址、电话等,推断其真伪;从身份证中核实其人,并千万切记没有免费的宴席,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就能避免或削减被骗。 在此,我们提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珍惜;谨慎交友,不以感情替代理性;同学之间相互 交流、相互帮助;遇有不明问题,充足依靠组织、老师和同学;自学遵纪守法,不贪占低廉。察觉诈骗行为,准时报警。

文档评论(0)

157****9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