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与轻轨工程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铁轻轨工程设计与施工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中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形成及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规划、CBD、房地产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大不可恢复性可持续发展立项-报批手续BOT-Building,Operation,Transfer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 路网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 交通引道城市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 带动沿线房地产和商业区的开发和升值 促使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2.1 选线及车站分布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地下铁道线路应为右侧行车的双线线路,并应采用1435mm标准轨距。地下铁道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应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地下铁道的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宜设在地下,在其它地区,条件许可时可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地下线路的平面位置和埋设深度,应根据地下构筑物的现状与规划、地质与水文条件、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济综合确定。(5)地下铁道的每条线路应按独立运行进行设计,线路之间应为立交。线间设联络线。(6)地下铁道车站应设置在客流量大的集散点和地下铁道线路交会的地方。车站间距在市区宜为1km左右,在郊区不宜大于2km。(7)轨道设计应保证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其构造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弹性和耐久性,并应满足绝缘、减振和防锈等要求。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线路走向选择——功能、经济、技术线路走向选择按照路网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线路基本走向应选择沿主要客流方向,并且要通过大客流集散点(如工业区、大型住宅区、商业文化中心、公交枢纽、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站等),以便于乘客直达目的地,减少换乘。 选择线路走向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历史文物保护、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物等情况,在老城区线路宜选择地下线路。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线路走向选择——功能、经济、技术地下线路基本走向应结合地形、地质及道路宽窄等条件,尽量选择在施工条件好的城市主干道上。同时进行施工方法的比选,合理选择线路基本位置,埋置方式及深度,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现有房屋等建筑物的拆迁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在郊区及次中心区有条件地段,可选择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以节省投资,降低运营费用。地下线路通过建筑群区域的范围应限制在最低限度。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线路走向选择对于浅埋隧道线路、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其位置通常是沿着较宽的城市干道布设,或是通过建筑物稀少的地区。为施工创造明挖条件,还为车站位置的选择增加了自由度。对于深埋隧道,其线路位置由车站位置决定,一般在两车站之间取短直方向。当线路预定与远期规划线联络时,先期与远期规划线路的衔接虽然暂时费用支出有所增加,但为未来路网中乘客的换乘方便创造了条件,这要比未来改建线路增设换乘设施要节省投资。选择线路走向时还要考虑车辆段、停车场的位置以及连接两相邻地铁线路间的联络线。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路网规划的形式放射形(星形)条带形棋盘形各种组合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实例1:南京地铁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实例2:上海地铁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实例3: 北京地铁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东京地铁线路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车站分布 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 (a)大型客流集散点 (b)城市规模大小 (c)城区人口密度 (d)线路长度 (e)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 (f)轨道交通路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 (g)乘客对站间距离的要求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地铁平均站间距 车站间距应参照城市道路布局和客流吸引范围而定。在市中心区宜为1km左右,在市区外围宜为2km左右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地铁和轻轨土建设计路基、线路上部结构(轨道、道床等)、桥梁、隧道和沿线设施组成的线形构造物。设计的主要内容:(1)在经济上论证所设计线路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作 用和经济效益,说明其可行性(2)根据铁路技术等级(I、II、III级)、勘测的地形地物在技术 上选择线路——定线、线路的平面和纵剖面设计(3)设计路基、线路上部结构、桥梁、隧道等(4)进行其它项目的设计(车站、机务、给水、供电、铁路信号等 项目的设计)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九点 三十分。中国铁路分级  我国铁路的等级通常分为三级,用罗马数字Ⅰ、Ⅱ、Ⅲ表示:Ⅰ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20百万吨;Ⅱ级铁路:1.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20百万吨。2.在路网中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